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驾驶室及车身论文--驾驶室及车身的附件论文

电动汽车空调换热器设计制造工艺的优化研究

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23页
   ·引言第15-16页
     ·汽车空调概述第15页
     ·国内外汽车空调技术的发展第15-16页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发展与应用第16-19页
     ·国内电动汽车空调研究现状第17-18页
     ·电动汽车空调特点第18-19页
     ·电动汽车空调的研究趋势第19页
   ·汽车空调微通道换热技术第19-20页
     ·微通道换热研究意义第19-20页
     ·微通道换热研究现状第20页
   ·钎焊技术概述第20-21页
     ·钎焊原理第21页
     ·钎焊特点第21页
   ·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1-23页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21-22页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2-23页
第2章 微通道换热器流道设计模拟第23-37页
   ·平流式微通道换热器结构及作用第23-28页
     ·换热器的转变发展第23-25页
     ·平行流式换热器结构组成第25-27页
     ·换热器的作用第27-28页
   ·性能试验台介绍第28-29页
   ·试验件结构参数第29-33页
     ·主要零部件设计参数第29-31页
     ·流程分布设计第31-33页
   ·试验数据及分析第33-35页
     ·试验环境第33页
     ·试验数据分析第33-35页
     ·内漏分析第35页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3章 生产过程与样件分析第37-51页
   ·试验材料及设备第37-38页
     ·试验材料第37页
     ·生产设备第37-38页
   ·液态无腐蚀性NOCOLOK铝锂钎剂第38页
   ·钎焊工艺第38-45页
     ·喷淋钎剂浓度第39-40页
     ·自动涂刷浓钎剂第40-41页
     ·烘干温度第41页
     ·钎焊温度第41-44页
     ·保温时间及网带速度第44页
     ·产品摆放密度第44-45页
   ·气密性检验第45-47页
     ·水检第45-46页
     ·氦气检验第46-47页
   ·人工ASS醋酸盐雾腐蚀试验第47-48页
   ·样件金相组织分析第48-50页
     ·金相样件的制备第48-49页
     ·组织分析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钎焊工艺的有限元模型建立与求解第51-69页
   ·ANSYS软件简介第51-52页
     ·引言第51页
     ·ANSYS有限元软件概述第51页
     ·典型的ANSYS分析过程第51-52页
   ·ANSYS热分析简介第52-53页
     ·热分析的目的第52页
     ·热传递的方式第52-53页
     ·热分析的分类第53页
   ·钎焊温度场分析基本理论第53-58页
     ·温度场的变分问题第54-56页
     ·空间域的离散化第56-57页
     ·时间域的离散化第57-58页
   ·换热器钎焊温度场有限元分析过程第58-62页
     ·炉中钎焊边界条件分析第58-61页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61页
     ·施加载荷求解计算第61-62页
   ·模拟钎焊温度场计算结果第62-67页
     ·设定610℃时的温控云图第62-65页
     ·设定615℃时的温控云图第65-67页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5章 生产工艺优化第69-81页
   ·钎焊温度的设定第69-74页
     ·设定温度为650℃工艺的温度分布云图第70-71页
     ·设定温度为660℃工艺的温度分布云图第71-72页
     ·设定温度为670℃工艺的温度分布云图第72-74页
   ·优化参数的生产试验第74-80页
     ·试验材料、工艺及设备第74页
     ·换热器钎焊环境准备第74-77页
     ·实际钎焊温度循环运行曲线第77页
     ·气密检测结果第77-78页
     ·人工ASS醋酸盐雾腐蚀试验第78-79页
     ·金相分析第79-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结论与展望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9页
致谢第89-90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公司项目经理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下一篇:中国重型柴油车在用符合性检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