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族村级道路建设中习惯法的应用研究--以凤凰县三角坪村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6-21页 |
一、调查点简介 | 第6-8页 |
(一) 三角坪村地理环境 | 第6-7页 |
(二) 道路建设与使用概况 | 第7-8页 |
二、选题缘由、意义 | 第8-11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8-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三) 文章结构和创新点 | 第10-11页 |
三、苗族习惯法 | 第11-21页 |
(一) 苗族习惯法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二) 本文对习惯、习惯法的认识 | 第15-18页 |
1、习惯 | 第15页 |
2、习惯法 | 第15-16页 |
3、习惯与习惯法 | 第16-17页 |
4、习惯法与民族精神 | 第17-18页 |
(三) 三角坪村习惯法现状概述 | 第18-19页 |
(四) 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 第19-21页 |
第一章 宣传发动阶段习惯法的适用 | 第21-31页 |
一、合款、寨老制的传统还存在一定影响 | 第21-22页 |
二、村干部的双重身份 | 第22-24页 |
(一) 国家法中“准公务员” | 第22-23页 |
(二) 民族习惯法中的“领头人” | 第23-24页 |
三、村干部发挥重要作用 | 第24-27页 |
(一) 与县乡领导的沟通 | 第24-26页 |
(二) 动员村民,发挥村民积极性 | 第26-27页 |
四、“人民道路人民修”与“人不吃路” | 第27-31页 |
(一) 人民道路人民修 | 第27-28页 |
(二) 人不吃路——乡土社会行事心理基础 | 第28-31页 |
第二章 生产资料筹备过程习惯法适用 | 第31-41页 |
一、资金筹集 | 第31-34页 |
(一) 县乡财政投入保障 | 第31-32页 |
(二) 财政资金的不足 | 第32-33页 |
(三) 自筹资金补充不足 | 第33-34页 |
二、土地获取 | 第34-38页 |
(一) 贡献、交换本村土地 | 第34-36页 |
(二) 补偿他村土地 | 第36-37页 |
(三) 土地获取过程中的困难 | 第37-38页 |
三、习惯法的自在效力 | 第38-41页 |
第三章 以家族为基础的劳动合作 | 第41-46页 |
一、劳动分工 | 第41-42页 |
二、劳动管理和监督 | 第42-43页 |
三、劳动规章制度 | 第43页 |
(一) 材料管理 | 第43页 |
(二) 劳动时间 | 第43页 |
(三) 工作量 | 第43页 |
四、以家族为基础的劳动合作 | 第43-46页 |
第四章 习惯法在基础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 第46-50页 |
一、维持村寨内部团结 | 第46-47页 |
二、优化村寨资源整合 | 第47-48页 |
三、增强民族凝聚力 | 第48-49页 |
四、增强国家认同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