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论 | 第9-18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9-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四) 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五) 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大学生社团活动与高校育人 | 第18-26页 |
·大学生社团活动与高校育人的关系 | 第18-19页 |
·大学生社团活动是高校育人的一个重要载体 | 第18页 |
·高校为大学生社团活动提供平台和保障 | 第18-19页 |
·大学生社团活动育人功能分析 | 第19-26页 |
·自我管理功能 | 第19-21页 |
·素质教育拓展功能 | 第21-23页 |
·校园文化建设功能 | 第23-24页 |
·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大学生社团活动育人功能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6-41页 |
·大学生社团活动育人功能调查方案 | 第26-28页 |
·调查方法及调查对象 | 第26-27页 |
·样本信息统计 | 第27-28页 |
·大学生社团活动育人功能现状分析 | 第28-36页 |
·社团活动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 | 第28-29页 |
·社团活动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第29-31页 |
·社团活动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 第31-33页 |
·大学生对社团活动总体持满意态度 | 第33-36页 |
·大学生社团活动育人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 第36-41页 |
·社团层面的制约因素 | 第36-38页 |
·校层面的制约因素 | 第38-41页 |
第三章 大学生社团活动育人功能的实现途径 | 第41-49页 |
·提升社团活动的文化性实现环境育人 | 第41-43页 |
·社团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学风 | 第41-42页 |
·培育社团精神文化,构建社团成员成长的精神家园 | 第42-43页 |
·以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为目标,增强社团活动内容的品质性 | 第43页 |
·增强社团活动的教育性和感染力实现道德育人 | 第43-46页 |
·在活动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内化能力 | 第44页 |
·在活动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提升大学生的道德适应能力 | 第44-45页 |
·在活动中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 第45-46页 |
·提高社团活动的实效性实现实践育人 | 第46-49页 |
·增强活动的服务性,使大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 第46-47页 |
·增加活动的多样性,使大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做事能力 | 第47页 |
·增强活动的时效性,使大学生在实践锤炼中融入社会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