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外功率匹配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国内功率匹配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液压挖掘机功率匹配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6-18页 |
| ·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第16页 |
| ·发动机与液压泵的功率匹配方法研究 | 第16-17页 |
| ·高性能发动机、液压元件的研究 | 第17页 |
| ·基于发动机动态特性功率匹配研究 | 第17页 |
| ·混合动力技术的研究 | 第17-18页 |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液压挖掘机液压泵特性分析与建模 | 第19-31页 |
| ·液压泵功率控制原理分析 | 第19-21页 |
| ·液压泵基本参数 | 第19页 |
| ·总功率与变功率控制原理 | 第19-21页 |
| ·液压泵静态特性分析 | 第21-24页 |
| ·液压泵功率控制的数学建模 | 第24-29页 |
| ·前向传递 | 第24-25页 |
| ·反馈通道 | 第25-27页 |
| ·执行机构 | 第27-28页 |
| ·电磁比例减压阀 | 第28页 |
| ·变功率控制仿真模型 | 第28-29页 |
| ·液压泵模型仿真与验证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液压挖掘机发动机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 | 第31-40页 |
| ·发动机动力系统建模 | 第31-37页 |
| ·发动机动力系统建模方法的选取 | 第31-32页 |
| ·油量调节拉杆位置计算模型 | 第32-34页 |
| ·发动机动力性动态模型 | 第34-37页 |
| ·执行器模型 | 第37-38页 |
| ·发动机动态模型仿真与验证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液压挖掘机动力系统匹配与协调控制及算法研究 | 第40-54页 |
| ·液压挖掘机动力系统匹配能量损失分析 | 第40-41页 |
| ·液压挖掘机经济性与动力性协调匹配控制 | 第41-45页 |
| ·轻载模式 | 第41-44页 |
| ·中载模式 | 第44-45页 |
| ·动力模式 | 第45页 |
| ·控制算法的研究 | 第45-48页 |
| ·常规PID控制器 | 第45-46页 |
| ·单神经元PID控制理论 | 第46-48页 |
| ·液压泵控制器的SIMULINK仿真 | 第48-50页 |
| ·发动机控制器的SIMULINK仿真 | 第50-53页 |
| ·恒目标转速变负荷工况 | 第51-52页 |
| ·恒负荷变目标转速工况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液压挖掘机功率匹配测控系统研究与设计 | 第54-62页 |
| ·功率匹配测控系统分析 | 第54-55页 |
| ·测控系统硬件选型 | 第55-57页 |
| ·传感器选型 | 第55-56页 |
| ·控制器选型 | 第56页 |
| ·USB/CAN设备 | 第56-57页 |
| ·测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7-61页 |
| ·LabVIEW简介 | 第57页 |
| ·LabVIEW中对USB/CAN模块驱动的调用 | 第57-58页 |
| ·数据采集与控制参数发送 | 第58-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六章 液压挖掘机功率匹配系统试验研究 | 第62-69页 |
| ·试验目的与内容 | 第62页 |
| ·试验系统构建 | 第62-64页 |
| ·试验过程与及结果分析 | 第64-68页 |
| ·转速与油门拉线位移反馈值关系标定 | 第64页 |
| ·泵控制器算法的试验验证 | 第64-66页 |
| ·发动机变油门的控制算法试验验证 | 第66-67页 |
| ·发动机与液压泵联合控制试验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 ·全文总结 | 第69-70页 |
| ·展望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附录 泵控制器单神经元仿真程序 | 第75-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