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

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权益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引言第12-13页
1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权益概述第13-24页
   ·新生代农民工概述第13-15页
     ·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第13-14页
     ·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区分第14-15页
   ·精神权益概述第15-22页
     ·精神权益的概念第15-16页
     ·精神权益的实质第16-19页
     ·精神权益的特征第19-21页
     ·精神权益与精神权利的区分第21-22页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权益的主要内容第22-24页
2 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权益的意义第24-28页
   ·理论意义第24-26页
     ·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提供现实新热点第24页
     ·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供立法新视角第24-25页
     ·为深化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提供民生新维度第25-26页
   ·现实意义第26-28页
     ·是解决弱势群体精神生活问题的迫切要求第26页
     ·是破解城镇化进程中制约因素的路径选择第26-27页
     ·是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第27-28页
3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权益的理论基石第28-33页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所蕴含的人权思想第28-29页
   ·人的社会历史主体理论所蕴含的人权思想第29-31页
   ·异化劳动理论所蕴含的人权思想第31-33页
4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权益的实践基础第33-38页
   ·改革开放以来四大文明建设协同共进的丰硕成果第33-35页
   ·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的物质积累第35-36页
   ·人权保障由理论研究走向实践探索的宝贵经验第36-38页
5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权益受损缺失的主要表现第38-44页
   ·转型社会"浮躁人"的"精神失落感"第38-39页
   ·城乡社会"边缘人"的"认同危机感"第39-40页
   ·社会角色"蚁族人"的"动荡不安感"第40-41页
   ·叛逆社会"性格人"的"朴素盲目感"第41-43页
   ·理想社会"奋斗人"的"意志脆弱感"第43-44页
6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权益受损缺失的主要根源第44-50页
   ·"二元制度型"障碍第44-45页
   ·"政府无为型"障碍第45-46页
   ·"自身弱势型"障碍第46-47页
   ·"企业缺失型"障碍第47-48页
   ·"社会忽视型"障碍第48-50页
7 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权益的对策思路第50-57页
   ·改革二元户籍制度,为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权益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第50-51页
   ·改善提高经济收入,为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权益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第51-53页
   ·注重素质能力培养,为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权益塑造现代的公民主体第53-54页
   ·提升组织管理程度,为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权益获得平等市民话语权第54-55页
   ·形成人文关怀风气,为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权益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第55-57页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后记第62-63页
科研成果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企业工会维权研究
下一篇: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与提高民营企业经济效益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