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绿藻对砷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砷的理化性质 | 第13页 |
·环境中的砷污染 | 第13-15页 |
·环境中砷污染现状 | 第13-14页 |
·水环境中砷的来源 | 第14-15页 |
·水环境中砷的危害 | 第15页 |
·国内外含砷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5-17页 |
·去除砷的物理化学方法 | 第15-16页 |
·去除砷的生物修复方法 | 第16-17页 |
·重金属对藻类的毒性效应 | 第17-19页 |
·国内外利用藻类吸附重金属的现状 | 第19-20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本文的研究框架及设计 | 第21-23页 |
·研究框架 | 第21-22页 |
·本文的研究设计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藻类生长实验 | 第23-33页 |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培养基 | 第24-26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藻种的分离纯化 | 第26-27页 |
·藻类的培养 | 第27页 |
·藻类生物量的检测 | 第27页 |
·结果及讨论 | 第27-32页 |
·藻种的分离和纯化 | 第27-28页 |
·藻类生长检测 | 第28-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三价砷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 第33-43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第33页 |
·实验药品 | 第33页 |
·不同浓度梯度As(III)培养基 | 第33-34页 |
·毒性测试 | 第34页 |
·叶绿素a浓度的测定 | 第34页 |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第34-35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35-42页 |
·三价砷对五种藻株生长的影响 | 第35-38页 |
·不同浓度的三价砷对藻类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 第38-41页 |
·讨论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五价砷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 第43-51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第43页 |
·实验药品 | 第43页 |
·不同浓度梯度As(V)培养基 | 第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3页 |
·毒性测试 | 第43-44页 |
·叶绿素a浓度的测定 | 第44页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44-50页 |
·不同五价砷浓度的五种藻类生长的影响 | 第44-47页 |
·不同五价砷浓度对五种藻类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 第47-49页 |
·讨论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藻类对砷的吸附 | 第51-67页 |
·实验目的 | 第51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1页 |
·实验药品 | 第51-52页 |
·实验方法 | 第52-54页 |
·三价砷离子质量浓度的配制 | 第52页 |
·五价砷离子质量浓度的配制 | 第52页 |
·吸附实验 | 第52-53页 |
·吸附机理 | 第53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3页 |
·砷离子质量浓度检测方法及去除率的计算 | 第53-54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54-66页 |
·工作标准曲线 | 第54页 |
·五种藻类对相同浓度的三价砷离子的吸附 | 第54-56页 |
·五种藻类对相同浓度的五价砷离子的吸附 | 第56-58页 |
·讨论 | 第58-59页 |
·藻类对混合砷离子的吸附 | 第59-60页 |
·吸附机理 | 第60-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67-69页 |
一、结论 | 第67-68页 |
二、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附件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