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有关土地问题的研究 | 第12-13页 |
·国内关于土地流转的研究 | 第13-16页 |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研究过程 | 第17-20页 |
·调查情况的介绍 | 第17-20页 |
·数据分析 | 第20页 |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20-22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21-22页 |
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历程 | 第22-25页 |
·建国初至1978年的农村土地制度 | 第22-23页 |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时期 | 第22页 |
·实行人民公社的土地集体所有制时期 | 第22-23页 |
·1978年以后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23-25页 |
·土地流转未合法化阶段 | 第23页 |
·土地流转适度放宽阶段 | 第23页 |
·土地流转全面推广阶段 | 第23-25页 |
3 目前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相关状况分析 | 第25-43页 |
·几种不同类型的流转模式 | 第25-30页 |
·土地转包模式 | 第26-27页 |
·土地出租模式 | 第27页 |
·土地转让模式 | 第27-28页 |
·土地互换模式 | 第28-29页 |
·土地委托村集体经济组织 | 第29页 |
·土地入股模式 | 第29-30页 |
·农村劳动力外出状况分析 | 第30-33页 |
·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原因 | 第30页 |
·劳力外出户的责任田的耕作情况 | 第30-31页 |
·劳动力外出对农村土地利用的影响 | 第31-33页 |
·农民的“恋土情节”分析 | 第33-39页 |
·土地对于农民的意义 | 第34-37页 |
·农民的“恋土”对于土地流转的影响程度 | 第37-39页 |
·资本下乡与农村的土地流转 | 第39-43页 |
·资本下乡及其背景 | 第39-40页 |
·资本下乡的可行性 | 第40-41页 |
·资本下乡与农村土地流转 | 第41-43页 |
4 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分析 | 第43-51页 |
·农民自身潜在的因素 | 第43-45页 |
·农民的经济理性对于土地流转的影响 | 第43-44页 |
·农民的生存伦理对于土地流转的影响 | 第44-45页 |
·外部的影响因素 | 第45-48页 |
·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46-47页 |
·缺乏专业的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结构 | 第47-48页 |
·土地流转机制不够规范 | 第48页 |
·其他影响因素 | 第48-51页 |
·对国家土地流转政策认识不足 | 第49页 |
·农民利益诉求的变化和农民保障体系的不完善 | 第49-51页 |
5 对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的预测与建议 | 第51-56页 |
·未来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趋势 | 第51-52页 |
·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的必然性 | 第51页 |
·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模式 | 第51-52页 |
·政府在土地流转发展中应有的作为 | 第52-54页 |
·营造良好的土地流转环境 | 第52页 |
·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良好的服务 | 第52-53页 |
·监督和规制土地流转行为 | 第53-54页 |
·正确处理农民利益与土地流转发展之间的关系 | 第54-56页 |
·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益 | 第54页 |
·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经济权益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A | 第62-67页 |
附录B | 第67-7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