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道德与科学技术论文

就业中的基因歧视及其法律对策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8页
一、 就业中基因歧视问题概述第8-14页
 (一) 就业中基因歧视问题产生的背景第8-11页
  1、 “基因”概念的产生及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第8-9页
  2、 基因检测技术的负面效应:基因歧视第9-11页
 (二) 就业中基因歧视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第11-14页
  1、 就业中基因歧视现象产生的原因——“基因决定论”的错误观点第11-13页
  2、 就业中基因歧视的危害第13-14页
二、 国外反对就业中基因歧视之立法经验第14-24页
 (一) 美国《基因信息非歧视法案》的立法借鉴第15-19页
  1、 专业术语含义界定之参考第15-16页
  2、 就业中基因歧视的行为主体和行为方式规范之借鉴第16页
  3、 限制雇主获得雇员基因信息规范之启示第16-17页
  4、 基因信息的保密制度之借鉴第17-18页
  5、 设立专门机构(基因歧视研究委员会)第18-19页
 (二) 澳大利亚《基因隐私和不歧视法》的立法借鉴第19-24页
  1、 界定术语的含义第19-20页
  2、 基因信息的保密措施借鉴之一——规范基因信息的公布第20-22页
  3、 基因信息的保密措施借鉴之二——规范 DNA 样本的收集、储存和分析第22-24页
  4、 禁止基因歧视规定之借鉴第24页
三、 我国反对就业中基因歧视制度的缺陷第24-26页
 (一) 缺乏对就业中基因歧视的立法规制第24-25页
 (二) 基因信息保密措施的立法缺失第25-26页
 (三) 缺乏专门的研究就业基因歧视的机构第26页
四、 我国反对就业中基因歧视法律制度的设计第26-36页
 (一) 反对就业基因歧视立法的模式、名称与体系第27-29页
  1、 反对就业基因歧视立法的模式第27-28页
  2、 反对就业基因歧视立法的名称第28页
  3、 立法体例的安排第28-29页
 (二) 反对就业基因歧视法的具体内容第29-36页
  1、 立法原则第29页
  2、 术语的界定第29-30页
  3、 立法适用的范围第30页
  4、 就业基因歧视行为的认定第30-32页
  5、 基因信息保密的规定第32-36页
  6、 设立专门机构“基因歧视研究委员会”第36页
结论第36-38页
注释第38-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董仲舒阴阳五行思想的美学价值研究
下一篇:台灣信息電子產業實施變革領導路徑提升經營績效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