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可能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中小企业概况 | 第16-21页 |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与划分标准 | 第16-18页 |
(一) 中小企业的概念 | 第16页 |
(二) 划分依据与标准 | 第16-18页 |
二、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 第18-20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理论分析 | 第21-33页 |
一、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融资问题 | 第21-29页 |
(一) 信息不对称的分类 | 第21-24页 |
(二) 信贷配给问题 | 第24-25页 |
(三) 信贷配给的基本模型 | 第25-29页 |
二、融资顺序理论 | 第29-30页 |
三、生命周期理论 | 第30-31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 第33-49页 |
一、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 第33-38页 |
(一) 融资结构失衡 | 第33页 |
(二) 自有资金不足,外部融资需求强烈 | 第33-34页 |
(三) 融资渠道不畅,阻碍因素较多 | 第34-37页 |
(四) 民间借贷市场发展不规范 | 第37-38页 |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 第38-47页 |
(一) 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 | 第38-40页 |
(二) 间接融资渠道不健全 | 第40-43页 |
(三) 直接融资渠道有待深化 | 第43-45页 |
(四) 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 第45-46页 |
(五) 中小企业政策环境有待完善 | 第46-47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建议 | 第49-61页 |
一、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增强自身的融资实力 | 第49-51页 |
(一) 规范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经营素质 | 第49-50页 |
(二) 建立规范的财务体系,提高信息的透明度 | 第50页 |
(三) 努力构建自身的信用形象,形成良好银企关系 | 第50页 |
(四) 重视人才培养,提高核心竞争力 | 第50-51页 |
(五) 建立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增强融资能力 | 第51页 |
二、完善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渠道 | 第51-52页 |
(一) 提高国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金融重要性的认识 | 第51页 |
(二) 改革银行组织结构和银行信贷管理方式 | 第51-52页 |
(三) 中小金融机构应加强市场定位,服务中小企业 | 第52页 |
三、完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 第52-56页 |
(一)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资本市场融资体系 | 第52-54页 |
(二) 发展风险投资 | 第54-55页 |
(三) 鼓励并规范民间融资 | 第55-56页 |
四、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支持体系建设 | 第56-58页 |
(一) 加强我国信用体系建设 | 第56-57页 |
(二) 建立多层次担保体系,规范信用担保行为 | 第57-58页 |
五、建设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体系 | 第58-60页 |
六、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附录 | 第62-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后记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