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公益NGO的现状及发展--以北京慧灵智障人士服务机构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18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页 |
·民间组织的历史与现状 | 第12-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民间组织兴起发展原因研究 | 第14-15页 |
·民间组织发展困境的研究 | 第15-18页 |
第二章 理论视角与研究设计 | 第18-25页 |
·理论视角——公民社会与公益人假设 | 第18-20页 |
·研究问题 | 第20-21页 |
·研究对象的介绍 | 第21-22页 |
·慧灵的起源 | 第21页 |
·北京慧灵机构设置 | 第21-22页 |
·北京慧灵的运行模式 | 第22页 |
·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23-25页 |
第三章 草根公益NGO:"有人"世界中的困惑 | 第25-41页 |
·草根公益NGO存在的价值 | 第25-28页 |
·中国社会公益的文化价值基础 | 第25-26页 |
·公民社会的视角 | 第26页 |
·纯公益人假设视角 | 第26-28页 |
·与政府公共组织相比的优越性 | 第28页 |
·草根公益NGO发展的瓶颈 | 第28-41页 |
·制度性障碍——"法外"身份的无奈 | 第28-34页 |
·民间组织注册登记门槛过高 | 第29-30页 |
·资金与监管的不足 | 第30-32页 |
·人力资源编制的不平衡 | 第32-33页 |
·缺乏正式的表意渠道 | 第33-34页 |
·文化意识障碍---草根公益文化发展不足 | 第34-37页 |
·信任危机导致公众参与不足 | 第34-36页 |
·中国社会自身的社会公益慈善意识不高 | 第36-37页 |
·组织自身障碍---自我生长机制不足 | 第37-41页 |
·组织的双重身份困境 | 第37-38页 |
·缺乏多元化的筹资渠道 | 第38页 |
·组织内部管理体制的不健全 | 第38-41页 |
第四章 寻求制度与人文的完美璧合 | 第41-48页 |
·建设有利于草根公益NGO发展的制度性环境 | 第41-42页 |
·增强公众的公益慈善意识 | 第42-44页 |
·草根公益NGO组织自身的完善 | 第44-46页 |
·发挥第三方力量的价值辐射作用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