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社会弱势群体释义 | 第11-16页 |
一、社会弱势群体的含义与特征 | 第11-14页 |
二、社会弱势群体的类型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弱势群体产生的根源 | 第16-22页 |
一、弱势群体产生的主体原因 | 第16-17页 |
二、弱势群体产生的社会根源 | 第17-22页 |
第三章 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基本原理 | 第22-31页 |
一、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举措 | 第22-25页 |
二、保护弱势群体权益是保护和发展人权的需要 | 第25-28页 |
三、保护弱势群体权益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原则的必然要求 | 第28-29页 |
四、弱势群体权益保护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关系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现状 | 第31-39页 |
一、我国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成就 | 第31-33页 |
二、我国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缺陷 | 第33-36页 |
三、国外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实践 | 第36-39页 |
第五章 健全我国弱势群体法律保障机制的构想 | 第39-50页 |
一、强化立法,完善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体系 | 第39-44页 |
二、加强执法,健全弱势群体行政保护机制 | 第44-46页 |
三、加强与完善对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制度 | 第46-48页 |
四、强化弱势群体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