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目录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行业的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考生选择高校领域的系统研究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本文研究工作 | 第12-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第14-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47页 |
·考生选择高校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28页 |
·考生选择高校的研究模式 | 第16-17页 |
·经典研究模型 | 第17-19页 |
·Hossler和 Gallagher的三阶段模型及其相关研究介绍 | 第19-24页 |
·考生选择高校的影响因素 | 第24-26页 |
·小结 | 第26-28页 |
·大学产品特征文献综述 | 第28-34页 |
·大学产品特征的定义 | 第28页 |
·教育学原理角度的大学产品特征要素 | 第28-29页 |
·评价者角度的大学产品特征要素 | 第29-31页 |
·大学人角度的大学产品特征 | 第31页 |
·从考生选择高校影响因素角度的大学产品特征 | 第31-34页 |
·顾客价值文献综述 | 第34-47页 |
·顾客价值涵义与特性 | 第34-37页 |
·顾客价值层次模型 | 第37-40页 |
·顾客价值构成研究 | 第40-45页 |
·顾客价值研究评述 | 第45-46页 |
·大学产品顾客价值的研究现状 | 第46-47页 |
3 理论模型及实证设计 | 第47-53页 |
·模型构建 | 第47-49页 |
·大学产品顾客价值构成的指标体系 | 第49-51页 |
·指标来源 | 第49-50页 |
·指标体系 | 第50-51页 |
·实证方案设计 | 第51-53页 |
·基本设计思路 | 第51-52页 |
·问卷设计和抽样 | 第52-53页 |
4 实证分析 | 第53-76页 |
·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54-56页 |
·因子分析 | 第56-62页 |
·第一次因子分析 | 第56-59页 |
·第二次因子分析 | 第59-62页 |
·方差分析 | 第62-68页 |
·入取批次与顾客价值各层次的方差分析 | 第62-63页 |
·收入与顾客价值各层次的方差分析 | 第63-64页 |
·性别与顾客价值各层次的方差分析 | 第64页 |
·父亲受教育程度与顾客价值各层次的方差分析 | 第64-65页 |
·母亲受教育程度与顾客价值各层次的方差分析 | 第65-66页 |
·信息搜集时间与顾客价值各层次的方差分析 | 第66-67页 |
·入学态度与顾客价值各层次的方差分析 | 第67-68页 |
·重要性评价 | 第68-76页 |
·入学前后大学产品顾客价值构成要素的重要度评价 | 第68-72页 |
·男、女生大学产品顾客价值构成要素的重要度评价 | 第72-76页 |
5 实证分析结果讨论 | 第76-90页 |
·大学产品顾客价值构成的讨论 | 第76-77页 |
·指标体系修正 | 第77-79页 |
·控制变量方差分析结果讨论 | 第79-82页 |
·不同家庭社会经济状况考生的方差分析结果讨论 | 第79-80页 |
·控制变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讨论汇总 | 第80-82页 |
·大学产品顾客价值构成要素重要性分析结果讨论 | 第82-85页 |
·入学前后大学产品顾客价值构成要素重要性讨论 | 第82-84页 |
·男、女生大学产品顾客价值构成要素重要性讨论 | 第84-85页 |
·构成体系的简单应用──基于细分市场的目标顾客管理 | 第85-9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0-94页 |
·研究结论 | 第90-92页 |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0页 |
附录 | 第100-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