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施工论文--施工技术论文

喜旧溪河大桥关键施工技术及线型控制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17页
 1.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发展第9-10页
 1.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特点第10-11页
 1.3 连续刚构桥悬臂灌注施工第11-14页
  1.3.1 桥梁的悬臂施工第11-12页
  1.3.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悬灌施工的施工控制第12-14页
   1.3.2.1 线型控制第12-13页
   1.3.2.2 梁体内应力控制第13-14页
 1.4 喜旧溪河大桥概况和特点第14-16页
  1.4.1 工程概况第14-15页
  1.4.2 工程特点第15-16页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2章 喜旧溪河大桥悬灌施工关键施工技术第17-38页
 2.1 预应力施工工艺第17-22页
  2.1.1 预应力下料、编束、穿束第17-18页
  2.1.2 施加预应力第18-20页
  2.1.3 孔道压浆第20-22页
 2.2 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第22-24页
 2.3 合拢段的施工第24-30页
 2.4 箱梁0#块施工第30页
 2.5 箱梁防开裂及预应力管道施工防偏、防堵技术措施第30-32页
  2.5.1 箱梁防开裂技术措施第30-31页
  2.5.2 预应力管道施工防偏、防堵技术措施第31-32页
 2.6 自锚式轻型三角挂篮的设计与应用第32-38页
  2.6.1 设计方案的选择第32-33页
   2.6.1.1 挂篮设计的主要依据第32-33页
   2.6.1.2 挂篮设计的通用性第33页
   2.6.1.3 挂篮设计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第33页
  2.6.2 结构形式及经济技术指标第33-35页
   2.6.2.1 结构组成第33-35页
   2.6.2.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35页
  2.6.3 自锚式轻型三角挂篮的应用第35-37页
   2.6.3.1 挂篮的拼组及安装第35页
   2.6.3.2 挂篮前移第35-36页
   2.6.3.3 挂篮拆除第36页
   2.6.3.4 挂篮检查及其质量控制第36-37页
  2.6.4 自锚式轻型三角挂篮的主要特点和优点第37-38页
   2.6.4.1 主要特点第37页
   2.6.4.2 主要优点第37-38页
第3章 悬臂灌注施工控制理论及相关试验研究第38-52页
 3.1 概述第38-39页
 3.2 基本计算原则和假定第39页
 3.3 恒、活载所产生的挠度的计算第39-40页
 3.4 悬臂施工中混凝土徐变所产生的挠度的计算第40-43页
  3.4.1 徐变系数及其计算第40-41页
  3.4.2 悬臂施工中混凝土徐变所产生的挠度的计算第41-43页
 3.5 悬臂施工预拱度的设置及施工误差的调整措施第43-45页
  3.5.1 预拱度的设置第43页
  3.5.2 施工误差的调整措施第43-45页
   3.5.2.1 产生误差的原因第44页
   3.5.2.2 施工误差调整的原则和措施第44-45页
 3.6 主要相关试验研究第45-52页
  3.6.1 自锚式轻型三角挂篮和施工托架加载试验第45-46页
  3.6.2 预应力管道摩阻损失现场试验第46-48页
  3.6.3 混凝土徐变与收缩特性现场试验第48-52页
   3.6.3.1 概述第48页
   3.6.3.2 试验目的及其要求第48页
   3.6.3.3 试验的设计和制作第48-50页
   3.6.3.4 试验装置第50页
   3.6.3.5 试验结果分析第50-52页
第4章 喜旧溪河大桥悬臂灌注施工控制工程实践第52-69页
 4.1 概述第52-53页
 4.2 线型控制第53-67页
  4.2.1 控制计算模型的建立及线型控制概况第53-55页
  4.2.2 现场跟踪测量和控制第55-56页
   4.2.2.1 主要测点布置第55页
   4.2.2.2 跟踪测量的控制措施第55-56页
   4.2.2.3 测量挂篮变形第56页
  4.2.3 测量结果及分析第56-67页
 4.3 控制结果、结论及建议第67-69页
结论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附录: 本人的主要工作经历与业绩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铁工程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技术研究
下一篇:秦岭特长铁路隧道TBM施工条件下仰拱预制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