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论 | 第9-20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14页 |
1. 关于问题、问题意识、问题教学等内涵的探讨 | 第10-11页 |
2. 培养高中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 第11-12页 |
3.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 第12-14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5-16页 |
(三) 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1. 有关问题意识培养的理论研究成果 | 第16-17页 |
2. 关于学生问题意识的理解和培养方法的研究成果 | 第17-18页 |
(四)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 文献研究法 | 第18页 |
2. 实证研究法 | 第18页 |
(五) 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一) 国外关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1. 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法 | 第20-21页 |
2.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教学法 | 第21-22页 |
3. 让·皮亚杰的教学方法 | 第22页 |
(二) 国内关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理论溯源 | 第22-24页 |
二、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 第24-30页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现状 | 第24-25页 |
(二)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25-30页 |
1. 教育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 | 第25-26页 |
2. 学生及家长对思想政治课程的误解 | 第26-27页 |
3.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单一 | 第27-30页 |
三、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 识培养研究分析 | 第30-47页 |
(一) 教学策略的探究 | 第30-33页 |
1. 主体参与策略 | 第31页 |
2.合作学习策略 | 第31-32页 |
3. 差异发展策略 | 第32页 |
4. 体验成功策略 | 第32-33页 |
5. 有效教学策略 | 第33页 |
(二) 具体的教学方法探究 | 第33-37页 |
1. 情境教学法 | 第33-34页 |
2. 案例教学法 | 第34-35页 |
3. 讨论式教学法 | 第35-36页 |
4.合作学习法 | 第36页 |
5. 互动学习法 | 第36-37页 |
(三) 教学技巧的探究 | 第37-40页 |
1. 教学语言技巧 | 第37-38页 |
2. 教学情感技巧 | 第38-39页 |
3. 教学活动组织技巧 | 第39-40页 |
(四) 教学主体的探究 | 第40-47页 |
1. 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 | 第40-44页 |
(1)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提高自身的问题意识 | 第40-41页 |
(2) 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情感教学效果 | 第41-42页 |
(3)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 第42-43页 |
(4) 更新教学手段和方式,改革考核评价标准 | 第43-44页 |
2. 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 第44-47页 |
(1) 消除消极价值判断,改变不良学习态度 | 第44-45页 |
(2) 接受老师引导,留意生活、关心生活 | 第45页 |
(3) 提升自身情感体验,促使目标感悟升华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