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潘一矿地下水环境特征分析及突水水源判别模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致谢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8-29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8-19页 |
·交通位置 | 第18页 |
·自然地理 | 第18-19页 |
·地质概况 | 第19-23页 |
·区域地质 | 第19-21页 |
·研究区地质 | 第21-23页 |
·水文地质概况 | 第23-29页 |
·区域水文地质 | 第23-25页 |
·研究区水文地质 | 第25-29页 |
第三章 基于 GIS的潘一矿区地下水环境特征分析 | 第29-71页 |
·矿区地下水位动态特征 | 第29-35页 |
·潘一矿地下水流场概况 | 第29-30页 |
·观测孔水位动态分析 | 第30-34页 |
·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地下水流场分析 | 第34-35页 |
·矿区地下水化学特征 | 第35-64页 |
·潘一矿水化学指标的总体特征 | 第36-38页 |
·潘一矿水化学空间特征分析 | 第38-60页 |
·潘一矿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对应分析 | 第60-64页 |
·水源判别的特征指标选择 | 第64-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1页 |
第四章 潘一矿井突水水源判别模型的建立 | 第71-81页 |
·常用模型探讨 | 第71-74页 |
·物元可拓识别模型的建立 | 第74-80页 |
·基本模型 | 第74-76页 |
·确定权重 | 第76页 |
·物元可拓识别模型在潘一矿的应用 | 第76-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结论 | 第81页 |
·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