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6页 |
·企业国际化 | 第14页 |
·国际化成长 | 第14-15页 |
·跨文化管理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第16-18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6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2章 企业国际化成长的跨文化管理理论依据 | 第18-24页 |
·企业国际化成长理论 | 第18-19页 |
·基于企业能力理论的企业国际化成长理论 | 第18页 |
·中国企业国际化成长理论 | 第18-19页 |
·跨文化管理理论 | 第19-22页 |
·文化纬度研究 | 第19-20页 |
·比较管理研究 | 第20页 |
·跨文化企业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理论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及跨文化管理问题研究 | 第24-44页 |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及其发展现状 | 第24-29页 |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 第24-25页 |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现状 | 第25-29页 |
·在华中外合资企业及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比较研究 | 第29-34页 |
·国际化成长阶段不同 | 第29-30页 |
·国际化成长动因不同 | 第30-32页 |
·多元文化环境不同 | 第32-33页 |
·跨文化管理能力不同 | 第33-34页 |
·中国企业国际化成长中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 | 第34-39页 |
·文化差异的含义、层次、原因及表现形式 | 第34-36页 |
·文化差异的含义及层次 | 第34页 |
·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 第34-35页 |
·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 | 第35-36页 |
·文化冲突的原因、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 第36-39页 |
·文化冲突的原因 | 第36-37页 |
·文化冲突的表现形式 | 第37-38页 |
·文化冲突的影响 | 第38-39页 |
·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中面对的主要问题 | 第39-43页 |
·缺乏文化整合能力 | 第40页 |
·缺乏高效的跨文化组织 | 第40-41页 |
·缺乏多元文化团队管理能力 | 第41-42页 |
·缺乏国际化经营人才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中国企业的跨文化管理模式 | 第44-66页 |
·中华文化对现代中国企业管理的影响 | 第44-45页 |
·中国跨文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原则 | 第45-46页 |
·系统性和整体性原则 | 第45页 |
·平等互利原则 | 第45页 |
·相互信任原则 | 第45-46页 |
·协商共事原则 | 第46页 |
·循序渐进原则 | 第46页 |
·可行适宜原则 | 第46页 |
·文化适应能力的动态分析 | 第46-48页 |
·文化适应能力的成长曲线 | 第46-48页 |
·文化适应能力成长阶段性特征分析 | 第48页 |
·中国企业的跨文化管理模式 | 第48-52页 |
·在华中外合资企业的适用模式 | 第48-50页 |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适用模式 | 第50-52页 |
·中国企业国际化成长的跨文化管理案例分析 | 第52-66页 |
·中新集装箱码头的文化融合 | 第52-55页 |
·长安福特汽车公司的“合金”文化建设 | 第55-58页 |
·TCL国际化成长中的“文化包袱” | 第58-61页 |
·联想海外并购中的“新文化”建设 | 第61-66页 |
第5章 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对策建议 | 第66-72页 |
·跨文化管理对策建议 | 第66-71页 |
·管理理念方面的对策 | 第66-67页 |
·战略部署方面的对策 | 第67-68页 |
·跨文化管理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 第68-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