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节 文本间性作为一种挑战传统的文本观 | 第9-18页 |
一、文学作品的缘起与互文性 | 第9-14页 |
二、文史关系与互文性 | 第14-16页 |
三、文本间性的两种理论实践途径 | 第16-18页 |
第二节 从宏观理论特征看互文理论与新历史主义文本观 | 第18-29页 |
一、理论内容的发展:从文本到泛文本 | 第19-23页 |
二、形式方法的转变:从表意代码的相关性到社会能量的流通性 | 第23-26页 |
三、理论功能的深化:从文本间性到文化诗学 | 第26-29页 |
第三节 从文学诸要素看互文理论与新历史主义文本观 | 第29-40页 |
一、从文本网络的结构呈现到历史化阐释 | 第30-34页 |
二、从作者群与读者群的交互构成到历史参与 | 第34-38页 |
三、从文学史的建构到文本历史文化意义的追寻 | 第38-40页 |
第四节 历史阐释文本的间性及其历史具体性凸现 | 第40-62页 |
一、大历史小写化文本群 | 第41-54页 |
二、小历史大写化文本群 | 第54-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后记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