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礼法和谐的当代诠释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三、提纲 | 第9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一、概述“礼”与“法” | 第10-15页 |
(一) 概述“礼” | 第10-12页 |
1、“礼”的涵义 | 第10-11页 |
2、“礼”的起源与演变 | 第11-12页 |
(二) 概述“法” | 第12-15页 |
1、“法”的涵义 | 第12-13页 |
2、“法”的起源与演变 | 第13-14页 |
3、“法”的功用 | 第14-15页 |
二、唐律礼与法的和谐 | 第15-31页 |
(一) 唐律礼法和谐的历史渊源和历史进程 | 第15-16页 |
1、历史渊源 | 第15-16页 |
2、历史进程 | 第16页 |
(二) 唐律礼法和谐的原因分析 | 第16-18页 |
1、社会背景 | 第16-17页 |
2、唐太宗的个人的法律思想 | 第17-18页 |
3、理论基础 | 第18页 |
(三) 唐律中礼与法和谐的体现 | 第18-31页 |
1、君威臣忠 | 第18-20页 |
2、尊亲重教 | 第20-24页 |
3、夫尊妻卑 | 第24-26页 |
4、官贵民贱 | 第26-31页 |
三、唐律礼法和谐在当代的社会效应 | 第31-39页 |
(一) 正面效应 | 第33-37页 |
1、提倡孝道 | 第33-34页 |
2、关爱生命,尊重人权 | 第34-35页 |
3、尊老爱幼 | 第35-36页 |
4、重情重义 | 第36-37页 |
(二) 负面效应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 | 第42-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