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泌尿生殖器肿瘤论文--女性生殖器肿瘤论文--卵巢肿瘤论文

金属基质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物与卵巢癌浸润转移关系的相关研究

致谢第1-12页
英文缩略词第12-13页
中文摘要第13-15页
英文摘要第15-18页
第一章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诊断治疗进展(文献综述)第18-99页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主要步骤第18-21页
     ·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展第18-19页
     ·血管发生第19页
     ·恶性肿瘤细胞的运动性和趋化性第19页
     ·肿瘤细胞栓塞、循环、锚定与粘附第19-20页
     ·肿瘤转移的器官选择性第20页
     ·肿瘤细胞逸出循环系统第20页
     ·肿瘤细胞定位生长第20-21页
     ·转移的休眠第21页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主要途径第21-23页
     ·直接种植播散至盆腹腔第21-22页
     ·淋巴道转移第22页
     ·远处转移第22-23页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主要分子机理第23-34页
     ·与卵巢癌转移相关的黏附分子第23-27页
       ·整合素第23-24页
       ·钙离子依赖的细胞粘附素第24-25页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粘附分子第25-26页
       ·选择素第26页
       ·其它未归类的粘附分子第26-27页
     ·基因调控制与卵巢癌转移第27-30页
       ·肿瘤转移基因第27-29页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第29-30页
     ·趋化因子对癌细胞迁移的影响第30-31页
     ·血管生成与卵巢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第31-33页
       ·肿瘤的血管生成的经典理论第31-32页
       ·血管生成拟态第32-33页
     ·血管生成调节因子第33-34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第33-34页
       ·内皮抑素第34页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基质因素第34-40页
     ·基膜第35页
     ·间隙结缔组织第35页
     ·ECM降解系统第35-40页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系统第36-37页
       ·乙酰肝素酶第37-39页
       ·组织蛋白酶第39-40页
   ·卵巢恶性肿瘤的微转移第40-44页
     ·检测肿瘤微转移第41-44页
       ·获得用来检测肿瘤微转移的标本第41页
       ·肿瘤微转移的检测方法第41-43页
       ·卵巢恶性肿瘤的微转移检测第43-44页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临床表现及特点第44-47页
     ·直接蔓延第44页
     ·腹腔种植第44-45页
     ·淋巴转移第45-46页
     ·血道转移第46页
     ·胸腔转移第46-47页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物理诊断第47-49页
     ·B超第47页
     ·计算机控制体层摄影第47-48页
     ·(核)磁共振影像第48页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第48-49页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分子诊断第49-52页
     ·CA125第49-50页
     ·细胞表面分子CD24第50-51页
     ·骨桥蛋白第51-52页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手术治疗第52-61页
     ·大网膜切除在卵巢癌治疗中的价值第53页
     ·腹后腔淋巴结清扫在卵巢癌治疗中价值第53-56页
     ·阑尾切除在卵巢癌治疗中的价值第56-58页
     ·腹腔内其他脏器肿瘤细胞减灭在卵巢癌治疗中的价值第58-61页
       ·脾脏切除术在卵巢癌治疗中的价值第58-59页
       ·肠道切除在卵巢癌治疗评价第59-61页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化学治疗第61-74页
     ·晚期卵巢癌化疗的适应症第61-63页
       ·新辅助化疗第61-62页
       ·维持或巩固化疗第62-63页
     ·化疗注意事项第63页
     ·化疗的药物、方案及途径第63-72页
       ·化疗药物第63-67页
       ·晚期卵巢癌一线化疗方案第67-70页
       ·化疗的途径第70-72页
     ·晚期卵巢癌化疗前瞻性多中心随机的临床验证第72-74页
       ·铂类+紫杉醇第72-73页
       ·多西紫杉醇与紫杉醇第73页
       ·拓扑替肯第73页
       ·晚期非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化疗第73-74页
   ·晚期卵巢癌的靶向治疗第74-85页
     ·单克隆抗体第74-76页
       ·针对CA125的单克隆抗体第74-75页
       ·针对HER-2的单克隆抗体第75-76页
     ·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第76-77页
       ·RAS/RAF/MAP通路抑制剂第76页
       ·PBK-AKT通路抑制剂第76页
       ·PKC通路抑制剂第76-77页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第77-78页
       ·EGFR抑制剂第77页
       ·其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第77-78页
     ·针对细胞周期的靶向治疗第78页
     ·抑制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疗第78-79页
     ·基因治疗第79-82页
       ·分子化疗—自杀疗法第80-81页
       ·基因表达封闭—RNA干扰(RNAi)第81页
       ·多重耐药基因第81页
       ·抑癌基因第81-82页
       ·联合基因治疗第82页
     ·光动力学治疗第82-83页
     ·卵巢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第83-85页
       ·细胞因子治疗第83-84页
       ·过继免疫治疗第84页
       ·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第84页
       ·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第84页
       ·细胞毒T细胞第84-85页
   ·金属基质蛋白酶及抑制物在恶性肿瘤浸润转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第85-97页
     ·MMP家族及抑制物的分子结构第85-88页
       ·MMP家族的分子结构第85-87页
       ·MMP抑制物的分子结构第87-88页
     ·MMP家族及抑制物的主要生物学作用第88-89页
       ·MMP家族的主要生物学作用第88-89页
       ·MMP抑制物的主要生物学作用第89页
     ·MMP家族及抑制物的分子调节机制第89-92页
       ·MMP家族的分子调节机制第89-91页
       ·TIMP家族的分子调节机制第91-92页
     ·MMP家族及抑制物在恶性肿瘤浸润转移中的生物学作用第92-95页
       ·MMP破坏肿瘤细胞侵袭的组织学屏障第92页
       ·MMP通过重塑细胞间黏附力,使肿瘤细胞向周围生长第92-93页
       ·MMP参与肿瘤的免疫过程第93页
       ·MMP调节肿瘤细胞凋亡第93页
       ·MMP通过对ECM的改建,促进肿瘤新血管的形成第93-94页
       ·TIMPs在恶性肿瘤浸润转移中的生物学作用第94页
       ·在恶性肿瘤浸润转移中MMP及TIMP家族各成员的生物学作用第94-95页
     ·MMP家族及抑制物在卵巢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第95-96页
     ·MMP抑制物/MMP失衡第96-97页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97-99页
第二章 卵巢肿瘤患者血清金属基质蛋白酶-9测定及临床价值第99-114页
 1 前言第9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99-102页
   ·病例来源第99页
   ·标本采集第99页
   ·试剂及试剂的配制和仪器第99-100页
   ·ELISA法检测第100-102页
     ·主要原理第100页
     ·主要步骤第100-101页
     ·标准曲线的建立及结果判断第101-102页
     ·统计学方法第102页
 3 结果第102-111页
   ·各类卵巢肿瘤血清MMP-9浓度的比较第102-107页
     ·对照组、良性组与恶性治疗前组血清MMP-9的含量第102-103页
     ·恶性卵巢癌治疗前、术后配对资料血清MMP-9的含量变化第103-104页
     ·复发组与对照组、良性组及恶性术后组血清MMP-9含量第104-105页
     ·不同临床病理指标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血清MMP-9的含量第105-107页
   ·治疗前血清MMP-9的含量在卵巢恶性肿瘤临床诊断及判断浸润转移的价值分析第107-109页
     ·灵敏度第107页
     ·特异度第107页
     ·假阴性率第107页
     ·假阳性率第107页
     ·卵巢肿瘤患者血清CA125的含量在临床诊断及判断浸润转移的价值第107页
     ·治疗前血清MMP-9含量ROC曲线第107-109页
   ·卵巢肿瘤患者血清MMP-9含量与CA125的关系第109-110页
   ·在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MMP-9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第110-111页
     ·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第110-111页
     ·Cox比例风险模型预后分析第111页
 4 讨论第111-114页
   ·MMP-9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第111-112页
   ·血清MMP-9水平与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第112页
   ·血清MMP-9水平与卵巢恶性肿瘤的预后第112-113页
   ·MMP-9的肿瘤标志物特性第113-114页
第三章 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MMP-9抑制物TIMP-1基因突变与其临床病理的关系研究第114-162页
 1 前言第11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14-125页
   ·病例来源第114页
   ·标本采集第114页
   ·试剂及试剂的配制和仪器第114-116页
   ·实验方法第116-125页
     ·提取卵巢组织基因组DNA第116-117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第117-121页
     ·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第121-123页
       ·SSCP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第121页
       ·SSCP分析技术的实验操作步骤第121-123页
     ·结果判定第123页
     ·SSCP分析结果的验证第123-124页
     ·统计学方法第124-125页
 3 结果第125-158页
   ·TIMP-1第一编码外显子突变情况测定第125-127页
   ·TIMP-1第二编码外显子突变情况测定第127-130页
   ·TIMP-1第三编码外显子突变情况测定第130-132页
   ·TIMP-1第四编码外显子突变情况测定第132-142页
   ·TIMP-1第五编码外显子突变情况测定第142-153页
   ·TIMP-1基因突变与其临床病理的关系第153-158页
     ·各编码外显子SNP位点与其临床病理的关系第153-157页
     ·其他部位突变检出情况第157-158页
 4 讨论第158-162页
   ·TIMP-1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作用第158页
   ·基因突变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第158页
   ·TIMP-1基因突变率与卵巢恶性肿瘤的关系第158-159页
   ·TIMP-1基因突变类型与卵巢恶性肿瘤的关系第159-160页
   ·检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TIMP-1基因突变情况的展望第160-162页
第四章 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MMP-9抑制物TIMP-1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与其临床病理关系的初步研究第162-171页
 1 前言第16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62-168页
   ·病例来源第162页
   ·标本采集第162页
   ·试剂及试剂的配制和仪器第162-164页
   ·实验方法第164-168页
     ·提取卵巢组织DNA第164页
     ·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第164-167页
       ·原理第164-165页
       ·步骤第165-167页
     ·统计学方法第167-168页
 3 结果第168页
 4 讨论第168-171页
   ·CpG岛甲基化第168-169页
   ·基因甲基化与卵巢肿瘤第169-170页
   ·TIMP-1基因甲基化与卵巢肿瘤第170-171页
小结第171-172页
参考文献第172-213页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第213页

论文共2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民营汽车制造企业差异化战略研究--以民营奇瑞汽车公司为例
下一篇:唐律礼法和谐的当代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