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7页 |
二、研究现状和目的 | 第7-8页 |
三、创新点 | 第8页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8-9页 |
五、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9-10页 |
第二章 南通板鹞风筝历史文化追溯 | 第10-14页 |
一、南通风筝历史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二、南通地理历史人文概况 | 第11-12页 |
(一) 地偏风大的地理环境 | 第11-12页 |
(1)得天独厚的放飞场地。 | 第11页 |
(2)温润适宜的季风气候。 | 第11-12页 |
(二) 祈福求安的渔业生产 | 第12页 |
三、南通板鹞的民俗文化色彩 | 第12-13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三章 南通板鹞风筝的艺术特征 | 第14-32页 |
一、南通板鹞风筝概述 | 第14-15页 |
二、南通板鹞静态艺术特征 | 第15-29页 |
(一) 简单古朴的造型 | 第15-19页 |
(1)平板的外部形态 | 第15-16页 |
(2)几何图形的结构(主要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合而成) | 第16-19页 |
(二) 艳丽夺目的色彩 | 第19-21页 |
(三) 寓意深刻的题材 | 第21-27页 |
(1)吉祥图案的采集(以动植物为主) | 第22-23页 |
(2)历史神话的演绎(以人物为主) | 第23-24页 |
(3)生殖崇拜的凸显 | 第24-26页 |
(4)教化理念的呈现 | 第26-27页 |
(四) 其它民间工艺对南通板鹞的影响 | 第27-29页 |
三、南通板鹞风筝动态艺术特征 | 第29-31页 |
(一) 空中姿态、稳中求变 | 第29-30页 |
(二) 光影影响,色彩变幻 | 第30-31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南通板鹞风筝别具一格的哨口 | 第32-38页 |
一、丰富多样的材质 | 第32-33页 |
二、精巧细致的制作 | 第33-34页 |
三、大小不等的形状 | 第34-35页 |
四、错落有致的布局 | 第35-36页 |
五、变化多阶的音质 | 第36-37页 |
(一) 沉混的低音 | 第36页 |
(二) 清脆的高音 | 第36-37页 |
六、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南通板鹞风筝的现状评估及前景展望 | 第38-43页 |
一、南通板鹞风筝的现状评估 | 第38页 |
二、南通板鹞风筝的前景展望 | 第38-42页 |
(一) 借鉴外地风筝发展的经验 | 第39页 |
(二) 注重发挥风筝的本土特色 | 第39-40页 |
(三) 与当地的经济文化活动相结合 | 第40-41页 |
(四) 重视创作性人材的培养 | 第41页 |
(五) 对传统板鹞艺术进行创新 | 第41-42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49页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
详细摘要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