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汽车操纵稳定性概述 | 第9-13页 |
| ·汽车工业发展与交通安全 | 第9页 |
| ·汽车操纵稳定性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操纵稳定性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10-13页 |
|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13-15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 | 第13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汽车操纵稳定性动力学计算模型构建 | 第15-39页 |
| ·汽车动力学建模方法选择 | 第15-17页 |
| ·汽车动力学建模方法 | 第15-16页 |
| ·建模方法的比较与选取 | 第16-17页 |
| ·汽车动力学模型的简化 | 第17-19页 |
| ·汽车动力学模型 | 第17-18页 |
| ·汽车动力学模型的简化原则 | 第18-19页 |
| ·汽车坐标系的构建 | 第19页 |
| ·汽车操稳性动力学模型 | 第19-36页 |
| ·汽车转向系统力学模型 | 第19-22页 |
| ·汽车悬架动力学模型 | 第22-26页 |
| ·充气轮胎动力学模型 | 第26-34页 |
| ·动力学方程组 | 第34-36页 |
| ·动力学方程组求解 | 第36-38页 |
| ·微分方程的常见求解方法 | 第36-37页 |
| ·欧拉法与改进欧拉法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汽车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实施方案设计 | 第39-49页 |
| ·汽车操纵稳定性能评价概述 | 第39-41页 |
|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 第39页 |
| ·操纵稳定性实车试验评价标准 | 第39-40页 |
| ·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的特点 | 第40-41页 |
| ·汽车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的实施方案 | 第41-48页 |
| ·转向盘转角阶跃输入虚拟试验及评价方法 | 第41-44页 |
| ·转向盘转角脉冲输入虚拟试验及评价方法 | 第44-46页 |
| ·稳态回转虚拟试验及评价方法 | 第46-48页 |
| ·本章小节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汽车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系统开发与实现 | 第49-67页 |
| ·汽车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系统的开发 | 第49-54页 |
| ·系统开发环境 | 第49页 |
| ·系统设计流程 | 第49页 |
| ·系统界面与各模块介绍 | 第49-54页 |
| ·轻型载货汽车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的结果 | 第54-65页 |
| ·载货汽车的结构特点及市场需求分析 | 第54-56页 |
| ·某载货汽车主要参数 | 第56-57页 |
| ·转向盘转角阶跃输入试验及分析 | 第57-61页 |
| ·转向盘转角脉冲输入试验及分析 | 第61-63页 |
| ·稳态回转试验及分析 | 第63-65页 |
| ·某载货汽车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的综合评价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