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实验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之研究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初中化学教学的综述第10-14页
   ·当代教育的现状第10-11页
   ·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11-12页
     ·积极性总体不高,内在驱动力仍以应试为主第11页
     ·以传统的接受型为主,较少主动参与个人的知识建构之中第11-12页
     ·缺乏累积性,偏重知识与技能的再现和训练第12页
     ·有一定的目标指引,但缺乏自我反思和评价第12页
   ·教学方法改革的必然性第12-14页
     ·改革是新的历史时期对教师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第12页
     ·改革创新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第12页
     ·改革创新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第12-13页
     ·改革创新是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需要第13页
     ·改革创新是正确体现教学内容、体现学科性质的需要第13-14页
2. 实验探究式教学概念的理解第14-24页
   ·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的概念第14页
   ·实验探究式教学在国内外发展的情况第14-17页
     ·实验探究式教学思想在国外的起源和发展第14-15页
     ·我国的实验探究式教学的发展状况第15-17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的特点第17-18页
     ·问题是教学的关键第17页
     ·实验是教学的手段第17页
     ·探究是教学的主旋律第17-18页
     ·兴趣是教学的切入点第18页
   ·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依据第18-20页
     ·建构主义理论第18页
     ·智能理论第18-19页
     ·人本主义理论第19页
     ·哲学理论第19页
     ·现代主义理论第19-20页
     ·心理学理论第20页
   ·实验探究式教学的原则第20-22页
     ·科学性原则第20页
     ·自主性原则第20-21页
     ·创新性原则第21页
     ·安全性原则第21页
     ·多样性原则第21页
     ·可行性原则第21页
     ·实践性原则第21页
     ·量力性原则第21-22页
     ·互动合作原则第22页
     ·优化分配原则第22页
   ·实验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第22-24页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第22页
     ·训练学生科学方法第22-23页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能力第23页
     ·有效的获取和巩固知识第23页
     ·培养学生交流互动意识第23-24页
3. 实验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第24-36页
   ·实验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框架图第24页
   ·实验探究式教学的应用过程第24-26页
     ·提出问题第24-25页
     ·猜想假设第25页
     ·实验设计第25页
     ·实验探究第25页
     ·分析原理第25页
     ·得出结论第25页
     ·开拓创新第25-26页
   ·实验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第26-31页
     ·通过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第26页
     ·创设问题情景和猜测假设第26-27页
     ·学生主动探索,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实验创新第27-30页
     ·实验探究式教学的效果第30-31页
   ·实验探究式教学的评价第31-32页
     ·同行与专家的评价第31页
     ·学生的反馈第31-32页
   ·教学的指导思想第32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的策略第32-33页
     ·实验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策略第32-33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第33页
   ·教学中的注意事项第33-36页
     ·学生的差异第33-34页
     ·知识能力并重第34页
     ·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第34页
     ·教学实验的多样性第34-36页
4. 实验探究式教学的探讨第36-45页
   ·实验探究式教学的优点第36-37页
     ·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第36页
     ·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36页
     ·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第36页
     ·增强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第36-37页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心第37页
   ·实验探究式教学中做出的观念转变第37-40页
     ·人才观的转变第37-38页
     ·教师观的转变第38页
     ·认识观的转变第38-39页
     ·知识的转变第39页
     ·过程观的转变第39页
     ·课堂观的转变第39-40页
     ·评价观的转变第40页
   ·认识上的偏差第40-42页
     ·实验探究式教学和发现教学的差别第40-41页
     ·教师的教育作用没有减弱第41页
     ·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对待的程度不同第41-42页
     ·传统教学辨证看待第42页
   ·实验探究式教学的局限性第42-43页
     ·时间的限制第42-43页
     ·资源的限制第43页
     ·知识体系的局限第43页
     ·实验探究式教学的不成熟第43页
   ·未来与展望第43-45页
5.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无线局域网的集装箱码头机械调度系统的仿真、优化与监控
下一篇:中俄在边界水体水资源安全方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