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批判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序言 关于“有效教学批判” | 第8-23页 |
一、“有效教学批判”题解 | 第8-12页 |
二、“有效教学批判”的选题缘由 | 第12-16页 |
三、“有效教学批判”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四、“有效教学批判”的研究结果 | 第19-23页 |
第一章 有效教学: 一种分析框架的生成 | 第23-57页 |
一、提出问题:我的教学有效吗? | 第23-26页 |
二、教学本质:教学有效性的追问 | 第26-32页 |
三、回到原点:一般学习者的分析 | 第32-45页 |
四、有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视角 | 第45-50页 |
五、有效教学:基于人的分析框架 | 第50-57页 |
第二章 人的唤醒:有效教学的实现前提 | 第57-80页 |
一、动机的产生:人的唤醒的实质所在 | 第57-61页 |
二、兴趣的生成:有效唤醒的途径之一 | 第61-68页 |
三、责任的担当:有效唤醒的途径之二 | 第68-71页 |
四、期待的内化:有效唤醒的途径之三 | 第71-76页 |
五、惩戒的善用:有效唤醒的途径之四 | 第76-80页 |
第三章 学会学习:有效教学的内在根据 | 第80-121页 |
一、学习方式:三个基本维度的具体分析 | 第80-89页 |
二、学会自主:基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 第89-98页 |
三、学会探究:以学生问题生成能力为例 | 第98-109页 |
四、学会合作:基于教育实践的辩证思考 | 第109-114页 |
五、学会研究:与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整合 | 第114-121页 |
第四章 教师作为: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 第121-153页 |
一、最近发展区:有效教学的具体切入点 | 第121-127页 |
二、教学过程:有效教学的根本着力点 | 第127-133页 |
三、学生作业:有效教学的特别关注点 | 第133-142页 |
四、学科语言:有效教学的一个关键点 | 第142-147页 |
五、资源开发:有效教学的新的生长点 | 第147-153页 |
第五章 生成智慧:有效教学的重要目标 | 第153-188页 |
一、智慧教育:教育实践的真切呼唤 | 第153-155页 |
二、智慧概念:历史考察与现实把握 | 第155-161页 |
三、智慧获得:从知识到能力再到智慧 | 第161-168页 |
四、智慧生成:内在智慧的自组织生成 | 第168-180页 |
五、教学对话:促进学生的智慧生成 | 第180-188页 |
第六章 以学论教:有效教学的效果评价 | 第188-211页 |
一、以学论教:有效教学的评价根基 | 第188-190页 |
二、人的生成: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 | 第190-195页 |
三、怎么去评:有效教学的评价操作 | 第195-199页 |
四、谁来评价:有效教学的评价主体 | 第199-201页 |
五、走入课堂:有效教学的评价实践 | 第201-211页 |
第七章 追求开放:有效教学的问题再思 | 第211-221页 |
一、有效教学的一些具体问题 | 第211-216页 |
二、有效教学的课程意识问题 | 第216-217页 |
三、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问题 | 第217-219页 |
四、有效教学的教学价值问题 | 第219-2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21-228页 |
后记 | 第2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