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设计中符号学的运用与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6-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6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6页 |
1.3 符号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6-7页 |
1.4 研究的方法 | 第7页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7页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7-8页 |
2. 图形设计与符号学的关系 | 第8-12页 |
2.1 图形设计 | 第8-9页 |
2.1.1 图形设计的概念 | 第8页 |
2.1.2 图形设计的意义 | 第8-9页 |
2.2 符号学 | 第9-10页 |
2.2.1 符号与符号学 | 第9页 |
2.2.2 符号学的发展简述 | 第9-10页 |
2.3 符号学视角下的图形设计 | 第10-12页 |
2.3.1 图形设计与符号学的本质联系 | 第11页 |
2.3.2 图形设计是一种视觉语言符号 | 第11-12页 |
3. 图形设计中符号信息特征的解析与传播 | 第12-17页 |
3.1 图形的信息及其特征 | 第12-14页 |
3.2 图形信息的传播 | 第14-16页 |
3.2.1 图形信息的信源 | 第15页 |
3.2.2 图形信息的信宿 | 第15页 |
3.2.3 图形信息传播的使命 | 第15-16页 |
3.3 图形设计符号的解码与生成 | 第16-17页 |
3.3.1 筛选信息——从纷杂到明确 | 第16-17页 |
3.3.2 提纯信息——从冗余到凝练 | 第17页 |
3.3.3 强化信息——从清晰到突出 | 第17页 |
3.3.4 再建信息——从数据到图式 | 第17页 |
4. 图形设计符号的语义解析 | 第17-23页 |
4.1 图形设计符号的分类 | 第17-19页 |
4.1.1 图象性符号 | 第17-18页 |
4.1.2 指示性符号 | 第18页 |
4.1.3 象征性符号 | 第18-19页 |
4.2.图形设计符号的多重语义 | 第19-21页 |
4.2.1 图形设计语义的双重特征 | 第19页 |
4.2.2 显现的外延性语义 | 第19-20页 |
4.2.3 潜在的内涵性语义 | 第20-21页 |
4.3 图形设计符号语义的表述 | 第21-23页 |
4.3.1 核心符号与核心语义的传达 | 第22-23页 |
4.3.2 辅助符号与背景语义的传达 | 第23页 |
5. 图形设计在视觉传达中的语用学运用 | 第23-33页 |
5.1 图形设计的语用学规范 | 第23-24页 |
5.2 “语用传播”的情感补充与暗示 | 第24-26页 |
5.2.1 “语用传播”的情感补充 | 第24-25页 |
5.2.2 “语用传播”的情感暗示 | 第25-26页 |
5.3 “有的放矢”的适时应用 | 第26-29页 |
5.3.1 文化语境中的应用 | 第27页 |
5.3.2 不同情境中的使用 | 第27-29页 |
5.4 “场景放置”的情绪表达 | 第29-33页 |
5.4.1 积极类情绪表达 | 第29-30页 |
5.4.2 消极类情绪表达 | 第30-31页 |
5.4.3 中立类情绪表达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附录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