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7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12页 |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国外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国内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论文框架结构与思路 | 第15-17页 |
第2章 对外直接投资基本理论 | 第17-25页 |
·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念 | 第17-18页 |
·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第18-19页 |
·垄断优势理论 | 第18页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18页 |
·内部化理论 | 第18-19页 |
·边际产业扩张论 | 第19页 |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19页 |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第19-22页 |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 第19-20页 |
·小规模技术理论 | 第20-21页 |
·技术地方化理论 | 第21页 |
·技术积累——技术改变的演进理论 | 第21页 |
·对外投资不平衡理论 | 第21-22页 |
·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我国的现实指导意义 | 第22-25页 |
第3章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5-37页 |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动因 | 第25-28页 |
·中国民营企业及其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念界定 | 第25页 |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 第25-27页 |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 第27-28页 |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特点 | 第28-32页 |
·起步晚,但发展迅速 | 第29-30页 |
·投资行业趋于多样,但仍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为主 | 第30页 |
·投资方式以合资企业为主,跨国并购在逐渐增多 | 第30-32页 |
·投资地域较集中,但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 | 第32页 |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2-35页 |
·区位选择上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产业选择上存在的问题 | 第33页 |
·进入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 第33页 |
·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SWOT分析 | 第37-47页 |
·SWOT分析法 | 第37页 |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SWOT分析 | 第37-45页 |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分析 | 第38-39页 |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劣势分析 | 第39-40页 |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机会分析 | 第40-41页 |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威胁分析 | 第41-43页 |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SWOT分析矩阵 | 第43页 |
·根据SWOT分析得出的对策建议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5章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产业、进入方式选择分析 | 第47-63页 |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 第47-56页 |
·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 | 第47-48页 |
·区位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 第48-49页 |
·最优区位选择方法 | 第49-54页 |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策略 | 第54-56页 |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 | 第56-58页 |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基准 | 第56-57页 |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策略 | 第57-58页 |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选择 | 第58-62页 |
·对外投资方式 | 第58-60页 |
·进入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第60页 |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方式选择策略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案例分析 | 第63-71页 |
·万向集团 | 第63-65页 |
·万向集团海外发展概况 | 第64页 |
·万向集团对外投资策略 | 第64-65页 |
·力帆集团 | 第65-67页 |
·力帆集团海外发展概况 | 第66-67页 |
·力帆集团对外投资策略 | 第67页 |
·万向、力帆集团对外直接投资比较 | 第67-68页 |
·分析与总结 | 第68-70页 |
·不同的行业背景产生不同的策略选择 | 第68-69页 |
·相同的根本动因 | 第69页 |
·简短总结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7章 结束语 | 第71-73页 |
·本文的主要观点及结论 | 第71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及主要贡献 | 第71-72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