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1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一、社会背景 | 第11-13页 |
二、《乐记》为荀学一派 | 第13-17页 |
第一章 “乐者,乐也”——音乐与情感的关系 | 第17-24页 |
一、声、音、乐的区分 | 第17-19页 |
二、音乐是情感的表现 | 第19-22页 |
三、音乐对情感的反作用 | 第22-24页 |
第二章 “乐者,通伦理者也”——音乐与伦理的关系 | 第24-31页 |
一、伦理道德是音乐的特征 | 第24-26页 |
二、美服从于善 | 第26-28页 |
三、以“和”为美——道德内容与审美形式的统一 | 第28-31页 |
第三章 “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音乐与政治的关系 | 第31-41页 |
一、音乐是政治的工具 | 第31-34页 |
二、礼乐治国之道 | 第34-38页 |
三、乐以礼为本 | 第38-41页 |
第四章 “乐者,治人之盛者也”——音乐与教化的关系 | 第41-50页 |
一、荀学音乐教化思想的人性理论基础 | 第41-43页 |
二、荀学的音乐教化思想 | 第43-47页 |
三、乐教的特点:美善统一、情理统一 | 第47-50页 |
第五章 “大乐与天地同和”——音乐的本体论论证 | 第50-55页 |
一、礼乐与天地相配 | 第50-51页 |
二、顺气则生德 | 第51-52页 |
三、以“和”为核心的音乐宇宙论 | 第52-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附综述 | 第57-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后记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