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引言 | 第6-9页 |
第一章 西方生态批评的产生与发展 | 第9-22页 |
第一节 西方生态批评的产生 | 第9-11页 |
第二节 西方生态批评的繁荣 | 第11-15页 |
第三节 西方生态批评的阶段特点 | 第15-22页 |
·早期生态批评:检视文学史 | 第15-18页 |
·生态批评繁荣期:建构系统的生态诗学 | 第18-22页 |
第二章 西方生态批评的理论来源 | 第22-32页 |
第一节 朴素的生态思想以及动物保护主义 | 第22-25页 |
第二节 生态整体主义和一些反对中心化的理论 | 第25-29页 |
·生态整体主义 | 第25-29页 |
·其他一些反对中心化的理论 | 第29页 |
第三节 非西方文明的精神资源 | 第29-32页 |
第三章 生态批评的两种基本研究模式 | 第32-42页 |
第一节 生态学、环境学等自然学科视域的阐释模型 | 第33-36页 |
·自然生态和谐的传统生态学述求 | 第33-34页 |
·社会、文化、精神与文学的现代生态学化 | 第34-36页 |
第二节 文化人类学视域的研究阐释模型 | 第36-39页 |
第三节 结论:两种生态批评模式为文学理论研究所带来的变革 | 第39-42页 |
第四章 中国的生态文艺学理论建构 | 第42-50页 |
第一节 中国生态文艺学研究的独特面貌 | 第43-47页 |
第二节 中国的生态文艺学理论建构中的缺陷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