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第一部分 经济适用房制度概述 | 第8-17页 |
一、经济适用房的概念和范围 | 第8-10页 |
(一) 经济适用住房的概念 | 第8-10页 |
(二) 经济适用住房的和范围 | 第10页 |
二、经济适用住房产权 | 第10-11页 |
三、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产生及发展的过程 | 第11-14页 |
四、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存废之争 | 第14-17页 |
第二部分 我国经济适用住房产权现状 | 第17-22页 |
一、公司建房 | 第17-18页 |
(一) 公司建房的概念 | 第17页 |
(二) 公司建房的产权的权能 | 第17页 |
(三) 公司建房产权的性质 | 第17-18页 |
二、集资建房 | 第18-19页 |
(一) 集资建房的概念 | 第18-19页 |
(二) 集资建房产权的形式 | 第19页 |
(三) 集资建房产权的性质 | 第19页 |
三、合作社建房 | 第19-22页 |
(一) 合作社建房概念 | 第19-20页 |
(二) 合作社建房产权的形式 | 第20页 |
(三) 合作社建房产权的特点 | 第20-22页 |
第三部分 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2-28页 |
一、我国经济适用住房保障面过于宽泛化 | 第22页 |
二、经济适用住房产权不明晰 | 第22-24页 |
(一) 经济适用住房土地使用权界限模糊 | 第22-24页 |
(二) 经济适用住房产权关系混乱 | 第24页 |
三、经济适用住房管理混乱 | 第24-26页 |
(一) 住房保障对象界定不明 | 第25页 |
(二) 经济适用房价格监控乏力 | 第25-26页 |
(三) 经济适用住房面积偏大 | 第26页 |
四、经济适用住房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 第26-28页 |
第四部分 完善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建议 | 第28-51页 |
一、重新定位经济适用住房制度 | 第28-30页 |
二、完善经济适用住房房屋制度 | 第30-35页 |
(一) 规范公司建房 | 第30页 |
(二) 废除集资建房 | 第30-31页 |
(三) 发展合作社建房 | 第31-35页 |
三、完善我国经济适用住房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35-51页 |
(一) 尽快制定《经济适用住房管理条例》 | 第35-36页 |
(二) 确立新型部分产权制度 | 第36-43页 |
(三) 明确受保障者的范围及其权利义务 | 第43-46页 |
(四) 建立和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 第46-47页 |
(五) 成立专门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机构 | 第47-48页 |
(六) 配套法律法规的完善 | 第48-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