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8页 |
一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内涵与鲜明特点 | 第8-19页 |
(一)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内涵 | 第8-16页 |
1 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和理想信念教育 | 第8-9页 |
2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教育 | 第9页 |
3 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 第9-11页 |
4 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 | 第11-13页 |
5 强调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 第13-15页 |
6 提倡艰苦创业教育 | 第15-16页 |
(二)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鲜明特点 | 第16-19页 |
1 鲜明的时代性 | 第16页 |
2 突出的务实性 | 第16-17页 |
3 科学的创造性 | 第17-18页 |
4 重要的指导性 | 第18-19页 |
二 中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与问题原因分析 | 第19-22页 |
(一) 中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 | 第19-20页 |
1 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中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 | 第20页 |
2 少数中学生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 第20页 |
(二) 中学生思想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0-22页 |
1 中学生思想道德存在问题的客观原因 | 第20-21页 |
2 中学生思想道德存在问题的主观原因 | 第21-22页 |
三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意义 | 第22-28页 |
(一)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地位 | 第23-24页 |
1 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 | 第23-24页 |
2 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 第24页 |
(二)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作用 | 第24-28页 |
1 明确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方向 | 第24-25页 |
2 强调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 第25-26页 |
3 指导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创新 | 第26-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