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嵌入式Linux非线性指针式仪表识别系统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8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5页 |
·国、内外研究及现状 | 第15-16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指针式仪表图像处理 | 第18-30页 |
·机器视觉技术 | 第18-19页 |
·机器视觉技术概述 | 第18页 |
·机器视觉技术的应用 | 第18页 |
·机器视觉与数字图像技术 | 第18-19页 |
·图像采集及图像预处理 | 第19-21页 |
·仪表图像采集 | 第19页 |
·图像预处理 | 第19-21页 |
·印刷体数字的识别 | 第21-25页 |
·印刷体数字提取 | 第22页 |
·数字归一化 | 第22-23页 |
·特征提取 | 第23-24页 |
·数字识别算法 | 第24-25页 |
·结果分析 | 第25页 |
·档位量程图像识别 | 第25-30页 |
·识别旋钮的旋转中点 | 第26页 |
·确定旋钮夹角的基准点 | 第26页 |
·识别旋钮的端点 | 第26-27页 |
·旋钮角度测量算法 | 第27-28页 |
·档位类别识别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指针仪表识别的关键技术 | 第30-42页 |
·指零表盘图像处理 | 第30-32页 |
·识别大小刻度线 | 第31-32页 |
·计算各刻度值 | 第32页 |
·指针测量图像识别 | 第32-34页 |
·定位并记录指针单元的刻度特性 | 第33页 |
·指针与大刻度重合处理 | 第33页 |
·指针与小刻度重合处理 | 第33-34页 |
·指针与小刻度不重合 | 第34页 |
·刻度公式法 | 第34-36页 |
·公式法的改进 | 第34-35页 |
·识别夹角并计算测量值 | 第35-36页 |
·刻度距离法 | 第36-42页 |
·算法的理论分析 | 第36-38页 |
·多项式拟合原理及阶次判定 | 第38-39页 |
·刻度特征提取并求取测量值 | 第39-41页 |
·指针识别流程图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嵌入式 Linux系统平台的构建 | 第42-66页 |
·嵌入式 Linux的发展及应用 | 第42-44页 |
·嵌入式系统概述 | 第42页 |
·嵌入式 Linux的现状及应用 | 第42-43页 |
·嵌入式 Linux的开发流程 | 第43-44页 |
·系统硬件平台 | 第44-48页 |
·ARM微处理器概述 | 第45页 |
·硬件平台的构成 | 第45-46页 |
·S3C2410X芯片结构 | 第46-47页 |
·系统 Flash存储器 | 第47-48页 |
·交叉编译环境的构建 | 第48-50页 |
·源代码创建交叉编译环境 | 第48-50页 |
·安装现有的交叉编译环境 | 第50页 |
·Linux系统在 ARM平台的移植 | 第50-58页 |
·Linux的移植特性 | 第50-51页 |
·ARM平台的移植 | 第51-55页 |
·启动引导加载程序 | 第55-58页 |
·Linux下USB摄像头数据采集 | 第58-66页 |
·Linux下USB驱动概述 | 第58-60页 |
·Linux下USB摄像头安装及使用 | 第60-62页 |
·USB采集图像数据 | 第62-66页 |
第五章 嵌入式图像处理平台的实现 | 第66-74页 |
·嵌入式图形用户接口(GUI) | 第66-68页 |
·嵌入式 GUI特点 | 第66页 |
·Qt/Embedded开发环境 | 第66-68页 |
·嵌入式 Qt/Embedded开发环境 | 第68-70页 |
·主机开发环境 Qt/X11 | 第68-69页 |
·Qt/Embedded目标系统 | 第69-70页 |
·嵌入式数据库 MYSQL | 第70-72页 |
·图像处理平台 | 第72-74页 |
第六章 刻度识别的实际应用 | 第74-82页 |
·刻度识别的要求 | 第74-78页 |
·刻度识别的应用 | 第78-80页 |
·误差来源 | 第80-8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1.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 第82页 |
2.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82-83页 |
3. 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 | 第89-90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