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宣传策略研究--以成都市L高校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论文难点、预期研究成果及创新 | 第15-17页 |
·论文难点 | 第15-16页 |
·预期研究成果及创新 | 第16-17页 |
第2章 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概述 | 第17-21页 |
·高校招生宣传工作之概念梳理 | 第17页 |
·高校招生宣传之主要媒介 | 第17-20页 |
·人际传播媒介 | 第18页 |
·印刷传播媒介 | 第18-19页 |
·网络传播媒介 | 第19-20页 |
·其它电子传播媒介 | 第20页 |
·高校招生宣传之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第3章 高校招生宣传的原则与功能 | 第21-26页 |
·高校招生宣传的原则 | 第21-23页 |
·以考生为本原则 | 第21页 |
·真实性原则 | 第21-22页 |
·以省内为主兼顾省外 | 第22-23页 |
·持续性原则 | 第23页 |
·针对性原则 | 第23页 |
·高校招生宣传的功能 | 第23-26页 |
·窗口功能 | 第23-24页 |
·镜子功能 | 第24-25页 |
·引导功能 | 第25-26页 |
第4章 以成都市L高校为例的实证考察 | 第26-34页 |
·L 校的基本情况 | 第26-27页 |
·L 校招生宣传工作实证考察 | 第27-31页 |
·L 校招生宣传媒介 | 第27-28页 |
·L 校招生宣传成本 | 第28-29页 |
·L 校招生宣传效果 | 第29-31页 |
·学生问卷调查——传播对象的视角 | 第31-34页 |
第5章 分析与建议 | 第34-40页 |
·基于实证材料的分析 | 第34-38页 |
·人际传播媒介:日趋式微 | 第34-35页 |
·印刷传播媒介:主导宣传 | 第35页 |
·网络传播媒介:迅速崛起 | 第35-36页 |
·其它电子传播媒介:不可或缺 | 第36-37页 |
·总结与建议 | 第37-38页 |
·从心理学角度的进一步建议 | 第38-40页 |
·利用首因效应把握招生宣传的第一时机 | 第38-39页 |
·利用近因效应把握招生宣传的关键时机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