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儒家济世情怀下的创作追求 | 第8-17页 |
1. 对社会人生的积极参与与干预 | 第9-12页 |
2. 对社会道义的追求与颂扬 | 第12-14页 |
3. 对“仁爱”精神的歌颂与赞美 | 第14-17页 |
第二章 儒道融合视野下的人物塑造 | 第17-27页 |
1. 刚毅有为的道义追求者 | 第17-21页 |
2. 丧失自我、无力自持的“异化者”形象 | 第21-23页 |
3. 率真而为、具有“狂士”风格的人物形象 | 第23-24页 |
4. 柔美而又不失自我的女性形象 | 第24-27页 |
第三章 优美、典雅的艺术风格 | 第27-36页 |
1. 含蓄、温婉的抒情笔调 | 第27-32页 |
·情感传达的意象化 | 第28-29页 |
·情感传达的诗意化 | 第29-31页 |
·情感表述的哲理化 | 第31-32页 |
2. 天然、典雅的语言与灵活、自由的表达方式 | 第32-36页 |
·简约、平实,富于口语化的叙述语言 | 第32-34页 |
·细致、优美,韵味十足的描写语言 | 第34-35页 |
·灵活、自由的表达方式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