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言语形式解码中智力的参与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俄文摘要 | 第5-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第一章、相关理论及背景 | 第13-19页 |
一、含意理论 | 第13-14页 |
(一) 格赖斯合作原则、会话含意 | 第13页 |
(二) 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 第13-14页 |
(三) 斯波伯-威尔逊的关联理论 | 第14页 |
二、语言与思维 | 第14-19页 |
(一) 语言与思想 | 第15页 |
(二) 思想与形式 | 第15-16页 |
(三) 形式与意义 | 第16页 |
(四) 形式与理解 | 第16页 |
(五) 智力参与 | 第16-19页 |
第二章、智力参与的作用、条件及限度 | 第19-25页 |
一、智力参与的作用 | 第19-20页 |
(一) 解歧 | 第19页 |
(二) 补足和删除冗余 | 第19页 |
(三) 推出会话含意、建立语篇连贯性 | 第19-20页 |
二、智力参与的条件 | 第20-22页 |
(一) 语言知识 | 第20页 |
(二) 世界知识 | 第20页 |
(三) 语境知识 | 第20-22页 |
三、智力参与的限度 | 第22-25页 |
(一) 语言的某些特征引起的智力参与的限度 | 第22-23页 |
(二) 交际双方百科知识差异引起的智力参与的限度 | 第23页 |
(三) 语用因素引起的智力参与的限度 | 第23-25页 |
第三章、智力参与的言语形式及智力参与下的解码 | 第25-43页 |
一、省略的言语形式及解码 | 第26-30页 |
(一) 句法省略及解码 | 第26-28页 |
(二) 语义省略及解码 | 第28-29页 |
(三) 语用省略及解码 | 第29-30页 |
二、冗余的言语形式及解码 | 第30-36页 |
(一) 结构冗余及解码 | 第31-32页 |
(二) 语义冗余及解码 | 第32-34页 |
(三) 语用冗余及解码 | 第34-36页 |
三、潜义的言语形式及解码 | 第36-43页 |
(一) 词汇潜含及解码 | 第36-37页 |
(二) 语法潜含及解码 | 第37-40页 |
(三) 语用潜含及解码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