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6页 |
1 分子遗传标记技术 | 第13-19页 |
·RFLP 技术和DNA 指纹技术 | 第13-14页 |
·RAPD、AFLP 及微卫星 | 第14-17页 |
·SNP | 第17-19页 |
2 Myostatin 基因研究进展 | 第19-28页 |
·Myostatin 基因的结构与同源性 | 第20-22页 |
·Myostatin 基因的表达特点 | 第22-25页 |
·Myostatin 的生物学功能 | 第25-27页 |
·Myostatin 的应用前景 | 第27-28页 |
3 家鹅的分类学及研究进展 | 第28-34页 |
·家鹅的分类学与起源 | 第28页 |
·我国的家鹅品种资源 | 第28-30页 |
·家鹅基因组特征 | 第30页 |
·家鹅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进展 | 第30-32页 |
·家鹅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32-34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34-36页 |
第二章 家鹅Myostatin 基因不同区域序列分析 | 第36-69页 |
1 前言 | 第36-3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7-44页 |
·试验材料 | 第37-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44页 |
·基因序列的碱基组成及聚类分析 | 第44页 |
3 结果 | 第44-61页 |
·DNA 提取结果检测 | 第44页 |
·PCR 扩增产物及测序结果检测 | 第44-54页 |
·应用Myostatin 基因的不同区段构建物种间的分子系统进化树 | 第54-61页 |
4 讨论 | 第61-68页 |
·家鹅Myostatin 基因PCR 扩增引物的设计 | 第61-62页 |
·家鹅Myostatin 基因调控区序列分析 | 第62-65页 |
·应用Myostatin 基因的编码区、非编码区探索物种的系统发育 | 第65-68页 |
5 结论 | 第68-69页 |
第三章 家鹅Myostatin 基因SNPs 多态性分析 | 第69-94页 |
1 前言 | 第69-7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70-77页 |
·试验材料 | 第70-71页 |
·实验方法 | 第71-76页 |
·统计方法 | 第76-7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77-88页 |
·不同PCR-SSCP 引物优化结果 | 第77页 |
·家鹅Myostatin 基因PCR-SSCP 分析 | 第77-83页 |
·3品种家鹅Myostatin 基因SNPs 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分布 | 第83-86页 |
·家鹅Myostatin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 | 第86-88页 |
4 讨论 | 第88-93页 |
·引物设计及扩增结果分析 | 第88页 |
·家鹅Myostatin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 第88-91页 |
·家鹅Myostatin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 | 第91-93页 |
5 结论 | 第93-94页 |
第四章 部分鹅品种(类群)微卫星多态性研究 | 第94-117页 |
1 前言 | 第94-9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95-99页 |
·实验材料 | 第95页 |
·实验方法 | 第95-97页 |
·统计方法与分析软件 | 第97-99页 |
3 结果 | 第99-108页 |
·DNA 模板检测 | 第99页 |
·PCR 结果及多态性 | 第99-102页 |
·8个家鹅品种(类群)等位基因及基因频率 | 第102页 |
·基因杂合度(H)及多态信息含量(PIC) | 第102-105页 |
·不同家鹅品种(类群)间遗传关系分析 | 第105-108页 |
4 讨论 | 第108-116页 |
·真核生物微卫星引物的特异性 | 第108-109页 |
·不同家鹅品种(类群)等位基因频率 | 第109-110页 |
·不同家鹅品种(类群)的遗传多样性 | 第110-113页 |
·不同家鹅品种(类群)亲缘关系分析 | 第113-116页 |
5 结论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36页 |
致谢 | 第136-13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