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9页 |
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2 蚕丝及其他角蛋白的降解研究进展 | 第14-22页 |
·丝素蛋白的降解 | 第15-20页 |
·丝素蛋白的盐解 | 第15-16页 |
·有机溶剂对丝素蛋白的降解 | 第16页 |
·碱溶液对丝素蛋白的降解 | 第16-17页 |
·酸溶液对丝素蛋白的降解 | 第17页 |
·蛋白酶对丝素蛋白的水解 | 第17-19页 |
·微生物对丝素蛋白的降解 | 第19-20页 |
·羽毛角蛋白的微生物降解 | 第20-22页 |
·降解羽毛角蛋白的放线菌 | 第20页 |
·降解羽毛角蛋白的细菌 | 第20-21页 |
·降解羽毛角蛋白的真菌 | 第21-22页 |
3 放线菌的分类鉴定研究现状 | 第22-29页 |
·放线菌的经典分类学方法 | 第22-24页 |
·形态特征 | 第23页 |
·培养特征 | 第23页 |
·生化特征 | 第23页 |
·生态条件 | 第23-24页 |
·放线菌的化学分类 | 第24-26页 |
·根据细胞壁化学组分分类 | 第24-25页 |
·根据磷酸类脂分类 | 第25页 |
·根据醌分类 | 第25页 |
·根据枝菌酸分类 | 第25-26页 |
·根据脂肪酸分类 | 第26页 |
·根据全细胞可溶性蛋白电泳分类 | 第26页 |
·根据核糖体蛋白图谱分类 | 第26页 |
·放线菌的分子分类 | 第26-29页 |
·DNA 碱基分析 | 第26-27页 |
·DNA-DNA(rRNA)分子杂交技术 | 第27页 |
·165 rRNA 寡核苷酸编目分析 | 第27-29页 |
第二章 降解丝素蛋白微生物的分离及降解活性鉴 | 第29-5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5页 |
·试验材料 | 第29-31页 |
·分离降解茧丝微生物的土样 | 第29页 |
·培养基 | 第29-30页 |
·试剂 | 第30-31页 |
·仪器 | 第31页 |
·试验方法 | 第31-35页 |
·微生物的分离 | 第31-32页 |
·降解丝素蛋白微生物的筛选 | 第32-33页 |
·降解丝素蛋白微生物对其他角蛋白的降解活性鉴定 | 第33-34页 |
·各菌株对未经高温蒸煮丝绸条的降解 | 第34页 |
·C3 菌株对丝素蛋白的降解程度与时间的关系测定 | 第34-35页 |
·菌株C3 对丝绸条的降解情况的电子显微镜观察 | 第3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47页 |
·降解丝素蛋白微生物的分离与筛选 | 第35-37页 |
·温度对微生物降解丝素活性的影响 | 第37页 |
·营养条件对微生物降解丝素活性的影响 | 第37-40页 |
·所选菌株对其他角蛋白的降解作用 | 第40-42页 |
·所选菌株对羽毛角蛋白的降解作用 | 第40-41页 |
·各菌株对羊毛角蛋白的降解 | 第41-42页 |
·所选菌株对未经高温蒸煮丝绸条的降解 | 第42-43页 |
·C3 菌株降解丝素蛋白的培养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 第43-45页 |
·标准曲线 | 第43-44页 |
·培养液中游离氨基酸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第44-45页 |
·丝绸条被C3 菌株降解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 | 第45-47页 |
3 讨论 | 第47-51页 |
·关于降解丝素蛋白微生物的富集与筛选分离 | 第47页 |
·培养条件对微生物降解丝素的影响及优势菌株的筛选 | 第47-48页 |
·降解茧丝微生物对其他角蛋白的降解能力 | 第48-49页 |
·高温蒸煮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49页 |
·C3 菌株对丝素蛋白的降解规律 | 第49-51页 |
第三章 降解丝素蛋白微生物的特征分析及 C3 菌株的定 | 第51-7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1-63页 |
·试验材料 | 第51-56页 |
·供试菌株 | 第51页 |
·培养基 | 第51-55页 |
·试剂 | 第55-56页 |
·仪器 | 第56页 |
·试验方法 | 第56-63页 |
·孟加拉红、链霉素和重铬酸钾对这7个培养物的作用 | 第56-57页 |
·C3 菌株的形态学观察 | 第57页 |
·C3 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分析 | 第57-59页 |
·C3 菌株的165 rDNA 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 第59-61页 |
·细胞化学成分分析 | 第61-6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3-70页 |
·孟加拉红、链霉素和重铬酸钾对7个培养物的作用 | 第63页 |
·C3 菌株的特征及分类鉴定 | 第63-70页 |
·形态特征 | 第64页 |
·培养特征 | 第64页 |
·生理生化特征 | 第64-65页 |
·165 rDNA 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树分析 | 第65-69页 |
·细胞化学成分分析 | 第69-70页 |
·放线菌C3 的分类鉴定 | 第70页 |
3 讨论 | 第70-7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