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6-9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 ·合成粉唑醇的两类方法 | 第9-11页 |
| ·硫叶立德法合成末端环氧化合物中间体的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 ·碱性介质的改进 | 第11-12页 |
| ·硫原子取代基的作用以及由此促成的锍盐的改进 | 第12-13页 |
| ·锍盐负离子的改进 | 第13-14页 |
| ·近几年的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 ·未来前景 | 第15-16页 |
| ·本文研究方案的确定 | 第16-18页 |
| 第三章 2,4'-二氟二苯酮的合成 | 第18-31页 |
| ·概述 | 第18页 |
|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第18-19页 |
| ·实验操作步骤 | 第19页 |
| ·反应机理探讨 | 第19-20页 |
| ·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1-29页 |
| ·结构鉴定 | 第21页 |
| ·定量分析 | 第21-22页 |
| ·反应条件优化 | 第22-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1-(2-氟苯基)-1-(4-氟苯基)环氧乙烷的合成 | 第31-42页 |
| ·概述 | 第31页 |
|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第31-32页 |
| ·实验操作步骤 | 第32-33页 |
| ·反应机理探讨 | 第33-34页 |
| ·锍盐和硫叶立德特性及形成机理 | 第33页 |
| ·硫叶立德和羰基化合物的反应机理 | 第33-34页 |
| ·分析方法 | 第34-3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1页 |
| ·产品结构鉴定 | 第35-37页 |
| ·定量分析 | 第37页 |
| ·反应条件优化 | 第37-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五章 粉唑醇的合成 | 第42-57页 |
| ·概述 | 第42页 |
|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第42-43页 |
| ·实验操作步骤 | 第43-44页 |
| ·反应机理探讨 | 第44页 |
| ·分析方法 | 第4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4-56页 |
| ·产物结构鉴定 | 第44-46页 |
| ·定量分析 | 第46-47页 |
| ·主要杂质结构确认以及形成机理探讨 | 第47-49页 |
| ·反应条件优化 | 第49-55页 |
| ·有效避免1,3,4-三氮唑基杂质生成的最新进展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 ·研究结论 | 第57-58页 |
| ·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附图 | 第62-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