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0页 |
一、开放式基金及其持有人利益保护的概述 | 第10-14页 |
(一) 开放式基金的定义及特征 | 第10-12页 |
(二) 保护基金持有人利益的意义 | 第12-14页 |
二、开放式基金的本质及法律构造 | 第14-20页 |
(一) 开放式基金的本质——商业信托 | 第14-17页 |
(二) 开放式基金的法律构造 | 第17-20页 |
1. 分离说 | 第17-18页 |
2. 统一说 | 第18-19页 |
3. 共同受托人说 | 第19-20页 |
三、开放式基金持有人利益保护的域外研究 | 第20-33页 |
(一) 基金持有人利益保护的途径——信赖义务的遵循 | 第20-28页 |
1. 忠实义务 | 第20-24页 |
2. 注意义务 | 第24-28页 |
(二) 基金持有人利益保护的途径——信赖义务的监督 | 第28-33页 |
1. 基金持有人对基金管理人的监督和制约 | 第28-29页 |
2. 基金的内部制衡机制 | 第29-31页 |
3. 行政机制 | 第31-32页 |
4. 刑事机制 | 第32-33页 |
四、我国开放式基金持有人利益保护制度的介绍 | 第33-46页 |
(一) 基金持有人的自我救济 | 第33-34页 |
(二) 信息披露制度 | 第34-37页 |
(三) 基金营销的规范 | 第37-39页 |
(四) 基金的内部制衡机制 | 第39-40页 |
(五) 行政主管机关的监管 | 第40-46页 |
五、我国开放式基金持有人利益保护制度的完善 | 第46-57页 |
(一) 明确规定信赖义务及相关概念 | 第48-49页 |
(二) 在改善基金管理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基金的治理结构 | 第49-51页 |
(三) 强化托管人的受托责任,尤其是监督责任 | 第51-52页 |
(四) 完善民事赔偿诉讼制度 | 第52-54页 |
(五) 建立做空、融资等机制,切实保护开放式基金持有人利益 | 第54-55页 |
(六) 建立和完善基金的绩效评级体系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