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8页 |
·CPV 病原学特性 | 第10-13页 |
·CPV 一般生物学特性 | 第10-12页 |
·CPV 分子生物学特性 | 第12-13页 |
·犬细小病毒病临床表现特征 | 第13-15页 |
·流行病学 | 第13-14页 |
·临床症状和发病机理 | 第14-15页 |
·CPV 病诊断及免疫预防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CPV 诊断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CPV 免疫预防研究进展 | 第16页 |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30页 |
·实验材料 | 第18-20页 |
·病料与细胞 | 第18页 |
·质粒与菌株 | 第18页 |
·引物 | 第18页 |
·酶类 | 第18页 |
·主要试剂 | 第18-19页 |
·所用试剂盒 | 第19页 |
·主要培养基,缓冲液及试剂的配制 | 第19-20页 |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30页 |
·病毒的分离 | 第20页 |
·病毒的鉴定 | 第20-24页 |
·HL-1 株VP2 基因真核表达转移载体的构建 | 第24-25页 |
·VP2 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 第25-27页 |
·抗体快速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间接ELISA) | 第27-3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0-38页 |
·病毒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特性研究 | 第30-31页 |
·细胞病变 | 第30页 |
·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 | 第30页 |
·VP2 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 第30-31页 |
·重组真核表达转移质粒pMel Bac C-VP2 的鉴定 | 第31-32页 |
·重组VP2 蛋白的表达 | 第32-34页 |
·重组病毒的细胞病变 | 第32页 |
·重组病毒的噬斑 | 第32-33页 |
·重组病毒DNA PCR 鉴定 | 第33页 |
·重组VP2 蛋白的SDS-PAGE | 第33页 |
·重组VP2 蛋白的Western-blotting 分析 | 第33-34页 |
·间接ELISA 反应条件的确定 | 第34-38页 |
·抗原稀释度的测定 | 第34页 |
·血清稀释度的测定 | 第34-35页 |
·包被缓冲液的选择 | 第35页 |
·封闭液及封闭时间的选择 | 第35页 |
·血清稀释液的测定 | 第35-36页 |
·洗涤液的选择 | 第36页 |
·间接ELISA 作用时间的选择 | 第36-37页 |
·底物显色时间的选择 | 第37页 |
·阻断试验 | 第37-38页 |
4 讨论 | 第38-42页 |
·犬细小病毒的培养及血凝特性 | 第38页 |
·HL-1 株VP2 基因序列与同源毒株的比较 | 第38-39页 |
·重组病毒VP2 基因的表达情况 | 第39-40页 |
·间接ELISA 检测方法影响条件的分析 | 第40-42页 |
5 结论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附录 | 第49-5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