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8-10页 |
1.1.1 3G移动通信时代的来临 | 第8-9页 |
1.1.2 直放站光收发模块集成化与智能化的趋势 | 第9-10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的动态 | 第10-12页 |
1.4 小结 | 第12-13页 |
第2章 光纤直放站技术概述 | 第13-22页 |
2.1 光纤直放站系统结构 | 第13页 |
2.2 光纤直放站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2.3 光纤直放站工程设计技术与举例 | 第14-21页 |
2.3.1 光纤直放站工程设计原理与技术 | 第14-20页 |
2.3.2 光纤直放站设计实例 | 第20-21页 |
2.4 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光纤直放站光收发模块关键技术 | 第22-46页 |
3.1 光路关键技术 | 第22-26页 |
3.1.1 半导体激光器技术 | 第22-25页 |
3.1.2 光探测器技术 | 第25-26页 |
3.2 射频电路部分关键技术 | 第26-38页 |
3.2.1 传输线理论与设计技术 | 第26-33页 |
3.2.2 射频电路中的非线性失真 | 第33-36页 |
3.2.3 射频电路的噪声 | 第36-38页 |
3.3 FSK通道技术 | 第38-44页 |
3.3.1 2FSK技术 | 第38-42页 |
3.3.2 锁相环技术 | 第42-44页 |
3.4 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光收发模块技术方案和电路实现方法 | 第46-63页 |
4.1 WCDMA光纤直放站光收发模块的组成及功能 | 第46-49页 |
4.1.1 WCDMA光收发模块的结构 | 第46-47页 |
4.1.2 WCDMA光收发模块的电路结构以及功能 | 第47-49页 |
4.2 WCDMA直放站光收发模块的关键技术 | 第49-54页 |
4.2.1 激光器自动光功率控制(APC) | 第49-51页 |
4.2.2 射频增益监视控制电路 | 第51-52页 |
4.2.3 FSK MODERN通道设计 | 第52-54页 |
4.2.4 监视与控制电路及其软件设计 | 第54页 |
4.3 WCDMA直放站光收发模块方案的选择 | 第54-62页 |
4.3.1 光发射部分电路方案 | 第54-55页 |
4.3.2 光接收电路方案 | 第55-58页 |
4.3.3 FSK电路设计方案 | 第58-61页 |
4.3.4 监视和控制部分电路方案 | 第61-62页 |
4.4 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光收发模块的测试方案 | 第63-74页 |
5.1 光收发模块主要参数定义 | 第63-64页 |
5.2 参数测试方法 | 第64-71页 |
5.2.1 测试条件 | 第64-65页 |
5.2.2 电接口部分测试 | 第65-69页 |
5.2.3 FSK通信部分测试 | 第69-70页 |
5.2.4 光接口部分测试 | 第70-71页 |
5.3 测试结果以及分析 | 第71-73页 |
5.4 小结 | 第73-7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结论 | 第74-75页 |
6.1.1 创新点 | 第74-75页 |
6.1.2 存在的不足 | 第75页 |
6.2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录 1: 光模块性能指标参数表 | 第81-83页 |
附录 2: 光模块PCB文件(部分) | 第83-85页 |
附录 3: 光模块实物图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