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基因工程的应用论文

几种基于纳米金标记的DNA传感器的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45页
   ·DNA 传感器概述第14-15页
   ·DNA 探针的固定方法第15-18页
     ·DNA 探针及其特性第15页
     ·DNA 探针固定方法第15-18页
   ·基因芯片的检测方法第18-24页
     ·光学检测方法第19-21页
     ·电化学检测方法第21-22页
     ·压电式检测方法第22-24页
   ·纳米粒子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第24-29页
     ·声波传感器第25页
     ·光学传感器第25页
     ·磁学传感器第25页
     ·电化学传感器第25-26页
     ·纳米金及其在DNA 检测中的应用第26-29页
   ·从基因传感器到基因芯片第29-32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2-34页
 参考文献第34-45页
第二章 聚丙烯材料上的金标银染 DNA 检测第45-72页
   ·引言第45-52页
     ·基因芯片常用片基及其特点第45-46页
     ·聚丙烯基材的氮/氢等离子处理接枝表面氨基第46-48页
     ·DNA 原位合成第48-50页
     ·金标银染DNA 检测方法第50-52页
   ·DNA 原位合成非水氧化剂的改进第52-58页
     ·材料与方法第52-54页
       ·试剂和仪器第52页
       ·实验方法第52-54页
     ·结果与讨论第54-58页
       ·控孔玻璃珠柱上寡核苷酸合成的偶联率第54-55页
       ·玻璃载片上合成寡核苷酸的荧光和金标银染检测第55-58页
   ·致密聚丙烯片上的金标银染DNA 检测第58-64页
     ·材料与方法第58-61页
       ·实验材料第58-59页
       ·实验方法第59-61页
    1. 表面等离子处理第59页
    2. 寡核苷酸的原位合成第59-60页
    3. 寡核苷酸点样第60页
    4. 胶体金的制备第60页
    5. 巯基DNA 标记胶体金颗粒第60页
    6.“三明治”DNA 杂交及银染检测第60-61页
       ·表征方法第61页
     ·结果与讨论第61-64页
   1. 聚丙烯片的XPS 分析第61-62页
   2. 纳米金颗粒的TEM 分析第62页
   3. DNA杂交检测的灵敏度第62-64页
   4. DNA杂交检测的特异性第64页
   ·微孔聚丙烯膜上的金标银染检测第64-68页
     ·材料与方法第64-65页
       ·实验材料第64页
       ·实验方法第64-65页
     ·结果与讨论第65-68页
   1. 聚丙烯膜的XPS 分析第65-66页
   2. 聚丙烯膜的金标银染杂交信号第66-67页
   3. 杂交条件的优化第67-68页
   ·本章小结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第三章 纳米金放大的DNA 电化学检测第72-89页
   ·引言第72-77页
     ·DNA 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第72-73页
     ·基底电极第73-75页
     ·DNA 在电极上的固定方法第75-76页
     ·电化学杂交指示剂第76-77页
   ·材料与方法第77-79页
     ·实验材料第77-78页
     ·实验方法第78-79页
   1. 电极的制备第78-79页
   2. DNA 固定第79页
   3. 金标DNA 杂交第79页
   4. 胶体金层层放大第79页
   5. 电化学信号检测第79页
   ·结果与讨论第79-86页
     ·纳米碳管与介孔分子筛性质第79-81页
     ·靶DNA 在不同电极上的吸附第81-82页
     ·靶DNA 在不同孔径纳米碳糊电极(CNTPE)上的吸附第82-83页
     ·碳糊电极中不同纳米碳管含量的影响第83-85页
     ·纳米金颗粒layer-by-layer 信号放大第85页
     ·layer-by-layer 杂交放大的特异性第85-86页
     ·layer-by-layer 杂交放大的检测灵敏度第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89页
第四章 纳米金质量放大的压电 DNA 检测第89-110页
   ·引言第89-93页
     ·石英晶体的性质第89-90页
     ·QCM 原理第90-92页
     ·压电DNA 传感器的特点与应用第92-93页
   ·材料与方法第93-98页
     ·实验材料第93-95页
     ·实验方法第95-98页
       ·胶体金直接标记检测与追加标记检测第95-96页
       ·胶体金质量层层放大第96-97页
       ·纳米金放大压电传感器对MTHFR 基因C677T突变纯合型(TT)的检测实例第97-98页
   ·结果与讨论第98-107页
     ·胶体金直接标记法与追加标记法的比较第98-101页
       ·金电极表面探针浓度的影响第99-100页
       ·胶体金直接标记法与追加标记法的频率变化第100-101页
     ·胶体金颗粒直径与浓度对频率变化的影响第101-103页
     ·胶体金质量放大检测的特异性与灵敏度第103-105页
       ·一次杂交放大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第103-104页
       ·胶体金层层放大的特异性与灵敏度第104-105页
     ·对MTHFR基因C677T突变纯合型的检测结果第105-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0页
第五章 结论第110-112页
附录第112-115页
 博士在读期间参加课题研究情况:第112页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2-113页
 博士在读期间参加的会议:第113-115页
致谢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IR算法的汽车动态称重系统的理论研究
下一篇:金地集团员工持股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