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轴载荷下发动机中介机匣强度与寿命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 ·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 ·载荷组合与强度计算研究 | 第15-16页 |
| ·机匣疲劳寿命计算研究 | 第16页 |
| ·多轴疲劳理论研究 | 第16-19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多轴载荷下中介机匣强度分析 | 第20-53页 |
| ·引言 | 第20页 |
| ·某发动机中介机匣结构特点及有限元模型 | 第20-22页 |
| ·中介机匣载荷分析 | 第22-37页 |
| ·中介机匣承受的主要载荷 | 第22-28页 |
| ·弯、扭矩的等效 | 第28-30页 |
| ·弯矩MW 的等效 | 第29-30页 |
| ·扭矩MN 的等效 | 第30页 |
| ·约束分析 | 第30-32页 |
| ·气动载荷情况 | 第31页 |
| ·机动载荷情况 | 第31-32页 |
| ·载荷施加位置的影响 | 第32-37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7-51页 |
| ·气动载荷情况 | 第37-40页 |
| ·机动载荷情况 | 第40-50页 |
| ·气动载荷与机动载荷的组合载荷情况 | 第50-51页 |
| ·小结 | 第51-53页 |
| 第三章 中介机匣常规低周疲劳寿命计算与分析 | 第53-60页 |
| ·单轴低周疲劳寿命预测 | 第53-55页 |
| ·局部应变应变法 | 第53-54页 |
| ·损伤积累 | 第54-55页 |
| ·中介机匣寿命预测 | 第55-59页 |
| ·中介机匣的低循环疲劳载荷及疲劳性能 | 第55-57页 |
| ·气动循环寿命计算 | 第57-58页 |
| ·标准循环寿命计算 | 第58-59页 |
| ·小结 | 第59-60页 |
| 第四章 中介机匣多轴低周疲劳寿命计算与分析 | 第60-96页 |
| ·引言 | 第60页 |
| ·Wang-Brown 临界平面法 | 第60-66页 |
| ·基本理论 | 第60-62页 |
| ·临界平面的确定 | 第62-66页 |
| ·任意平面上的应力 | 第63-65页 |
| ·任意平面上的应变 | 第65-66页 |
| ·随机载荷下临界平面的确定 | 第66-68页 |
| ·权函数法的基本思想 | 第66-67页 |
| ·结合权函数的临界平面 | 第67-68页 |
| ·多轴随机载荷计数方法 | 第68-77页 |
| ·小载荷去除 | 第69-70页 |
| ·峰谷值检测 | 第70页 |
| ·多轴雨流计数 | 第70-75页 |
| ·计数算例 | 第75-77页 |
| ·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有关框图及程序 | 第77-84页 |
| ·多轴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框图 | 第77页 |
| ·临界平面确定的程序设计 | 第77-80页 |
| ·Wang-Brown 临界面程序流程图 | 第77-79页 |
| ·结合权函数的临界面程序流程图 | 第79-80页 |
| ·多轴随机载荷计数程序流程图 | 第80-84页 |
| ·多轴疲劳材料参数及其标定 | 第84-88页 |
| ·泊松比 | 第84页 |
| ·拉伸疲劳强度系数,拉伸疲劳强度指数 | 第84-85页 |
| ·拉伸疲劳延性系数,拉伸疲劳延性指数 | 第85-86页 |
| ·剪切疲劳强度系数,剪切疲劳强度指数 | 第86-87页 |
| ·剪切疲劳延性系数,剪切疲劳延性指数 | 第87页 |
| ·多轴参数S | 第87-88页 |
| ·某发动机中介机匣多轴疲劳寿命计算与分析 | 第88-95页 |
| ·气动循环寿命计算 | 第89-93页 |
| ·标准循环寿命计算 | 第93-95页 |
| ·小结 | 第95-96页 |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96-98页 |
| ·本文总结 | 第96-97页 |
| ·课题后续及展望 | 第97-98页 |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102-103页 |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