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基于价值转移理论的资本结构研究--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

1. 绪论第1-10页
 1.1 研究的动机及问题第8-9页
 1.2 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第9-10页
2. 相关文献综述第10-24页
 2.1 资本结构理论的历史演变第10-19页
  2.1.1 朴素与传统资本结构理论第10-11页
  2.1.2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第11-19页
 2.2 价值转移理论研究第19-24页
  2.2.1 价值转移理论的提出第19-21页
  2.2.2 价值增长的新规则第21页
  2.2.3 价值转移的三个阶段第21-22页
  2.2.4 价值转移流程的测度第22-24页
3. 研究设计第24-37页
 3.1 研究背景第24页
 3.2 相关实证研究第24-30页
  3.2.1 融资成本的影响第24-26页
  3.2.2 公司经营特征的影响第26-28页
  3.2.3 产业组织与资本结构第28-30页
 3.3 分类标准第30-31页
  3.3.1 分类标准的提出第30页
  3.3.2 权益市场价值的计算第30-31页
 3.4 行业因素第31-32页
 3.5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第32-33页
  3.5.1 数据来源第32页
  3.5.2 样本选择及其价值转移总体状况第32-33页
 3.6 变量的设定和定量研究方法第33-37页
  3.6.1 资本结构的度量第33-34页
  3.6.2 统计分析方法和模型第34-37页
4.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37-48页
 4.1 市值规模比与资产负债比例相关性的检验第37-38页
  4.1.1 相关性的检验结果第37页
  4.1.2 检验结果分析第37-38页
 4.2 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现状分析第38-39页
  4.2.1 总资产负债比率低第38页
  4.2.2 负债结构不合理,流动负债比率偏高第38-39页
  4.2.3 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成因分析第39页
 4.3 处于不同价值转移阶段企业资本结构的比较第39-41页
  4.3.1 处于不同价值阶段企业资本结构的描述性分析第39-40页
  4.3.2 处于不同价值转移阶段企业资本结构的成因分析第40-41页
 4.4 不同价值转移阶段企业资本结构差异的假设检验第41-44页
  4.4.1 Kruskal-Wallis H非参数检验方法第41-42页
  4.4.2 LSD法第42-44页
 4.5 资本结构不同价值转移阶段特征的回归分析第44-48页
  4.5.1 以总资产负债比率为资本结构的表征指标第44-45页
  4.5.2 以长期负债比率为资本结构的表征指标第45-46页
  4.5.3 以短期负债比率为资本结构的表征指标第46-47页
  4.5.4 特殊事项说明第47-48页
5. 研究结论与局限性第48-52页
 5.1 研究结论第48-49页
 5.2 启示第49页
 5.3 创新点第49-50页
 5.4 研究的局限性及后续研究建议第50-52页
6. 参考文献第52-55页
7.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第55-56页
8. 申明第56-57页
9.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逃避--论乔伊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主题
下一篇:增强现实中的跟踪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