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论文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20-22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20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0-22页 |
2 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系统研究 | 第22-28页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服务理论概述 | 第22-24页 |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 第22页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 第22-24页 |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系统 | 第24页 |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研究 | 第24-26页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产品的构成 | 第24-25页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产品的特性 | 第25页 |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的内涵 | 第25-26页 |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28页 |
3 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 第28-41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28-29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原则 | 第28-29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特殊要求 | 第29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框架与思路 | 第29-31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框架 | 第29-30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第30-31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 | 第31-34页 |
·指标筛选中的定量分析 | 第32-33页 |
·指标筛选中的定性分析 | 第33页 |
·定性与定量的筛选结果 | 第33-34页 |
·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分析 | 第34-38页 |
·指标的评价标准 | 第38-41页 |
4 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 第41-53页 |
·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质量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41-43页 |
·典型的评价方法分析与对比 | 第41-42页 |
·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42-43页 |
·指标排序与分数调查方案设计 | 第43-46页 |
·调查目标和对象 | 第43页 |
·调查内容设计 | 第43-44页 |
·调查方法选取 | 第44页 |
·调查问卷设计 | 第44-45页 |
·调查数据分析方法 | 第45-46页 |
·AHP-Entropy法确定权重 | 第46-49页 |
·基本原理 | 第46-47页 |
·确定权重的步骤 | 第47-49页 |
·AHP-Entropy与多级可拓组合评价方法 | 第49-53页 |
·多级可拓评价原理 | 第49-50页 |
·AHP-Entrop与多级可拓组合评价步骤 | 第50-53页 |
5 案例分析——北京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服务质量评价 | 第53-71页 |
·北京市轨道交通概况 | 第53-54页 |
·北京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调查的实施 | 第54-56页 |
·北京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质量的评价 | 第56-68页 |
·评价指标的进一步筛选 | 第56-58页 |
·层次—熵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58-63页 |
·基于AHP-Entrop与多级可拓组合的服务评价 | 第63-68页 |
·评价结论与建议 | 第68-71页 |
·评价结论 | 第68-69页 |
·相关建议 | 第69-7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主要结论 | 第71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附录A | 第76-79页 |
附录B | 第79-81页 |
作者简历 | 第81-8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