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S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1 绪论 | 第7-16页 |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5页 |
| ·虚拟样机技术 | 第8-14页 |
| ·引信的虚拟样机技术 | 第14-15页 |
| ·本文的目标、组织和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 2 引信虚拟样机系统环境 | 第16-24页 |
| ·引信虚拟样机系统体系结构 | 第16页 |
| ·引信虚拟样机系统总体框架 | 第16-21页 |
| ·几种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 | 第17-21页 |
| ·引信虚拟样机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 第21-22页 |
| ·CAX软件的数据集成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3 无返回力矩钟表机构CAD模型生成技术研究 | 第24-55页 |
| ·Autodesk Inventor软件二次开发基础 | 第24-27页 |
| ·二次开发方法 | 第24-26页 |
| ·Autodesk Inventor API的对象层次结构 | 第26页 |
| ·二次开发过程 | 第26-27页 |
| ·钟表机构零件生成技术 | 第27-44页 |
| ·齿轮生成技术 | 第27-35页 |
| ·擒轮的三维实体精确造型方法 | 第35-38页 |
| ·卡摆自动生成技术 | 第38-40页 |
| ·计入公差的虚拟样机零件生成技术 | 第40-44页 |
| ·无返回力矩钟表机构轮系生成技术 | 第44-48页 |
| ·轮系总传动比的确定 | 第44-45页 |
| ·轮系传动比的分配 | 第45-46页 |
| ·齿轮的模数选择 | 第46-47页 |
| ·齿根强度校核 | 第47-48页 |
| ·基于COM组件的CAD软件二次开发常用算法库建立 | 第48-54页 |
| ·二次开发中的常见几何算法 | 第48-51页 |
| ·用VB开发基于COM组件的算法库 | 第51-52页 |
| ·VB中组件的创建和应用实例 | 第52-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4 引信虚拟样机理论基础 | 第55-86页 |
| ·多体系统动力学 | 第55-61页 |
|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 | 第55-59页 |
| ·多柔体系统动力学 | 第59-61页 |
| ·ADAMS软件的多刚体理论及方法 | 第61-74页 |
| ·ADAMS软件中的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 | 第61-68页 |
| ·动力学方程求解方法 | 第68-70页 |
| ·静力学分析、运动学分析和初始条件分析 | 第70-74页 |
| ·ADAMS中的柔体理论 | 第74-80页 |
| ·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Craig-Bampton方法 | 第74-75页 |
| ·修正的Craig-Bampton方法 | 第75-77页 |
| ·ADAMS中的模态柔体建模 | 第77-80页 |
| ·ADAMS中的接触动力学 | 第80-85页 |
| ·ADAMS中的接触模型 | 第80-83页 |
| ·接触的判别 | 第83-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 5 钟表机构虚拟样机构建与仿真 | 第86-113页 |
| ·虚拟样机的建立过程 | 第86-90页 |
| ·ADAMS和Autodesk Inventor几何模型传输 | 第86-89页 |
| ·虚拟样机的装配 | 第89-90页 |
| ·2D/3D混合仿真技术研究 | 第90-96页 |
| ·实现思想 | 第91-92页 |
| ·Autodesk Inventor中的边界轮廓提取与离散 | 第92-93页 |
| ·ADAMS中的边界轮廓曲线的导入 | 第93-94页 |
| ·ADAMS中零件的装配 | 第94-96页 |
| ·钟表机构调速器动态特性研究 | 第96-106页 |
|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97页 |
| ·各种因素对调速器动态性能的影响 | 第97-106页 |
| ·基于虚拟样机的钟表机构动摩擦系数确定方法 | 第106-110页 |
| ·动摩擦系数确定方法 | 第106-107页 |
| ·虚拟样机的构成和仿真 | 第107-110页 |
| ·钟表机构解除保险时间的仿真 | 第110-112页 |
| ·仿真参数与结果 | 第110-11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 6 全文总结 | 第113-114页 |
| 致谢 | 第114-115页 |
| 作者在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115-11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6-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