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论探讨
引言 | 第1-18页 |
一、 地方课程理论研究及发展趋势 | 第18-30页 |
(一) 地方课程的概念 | 第18-21页 |
1 地方 | 第18-19页 |
2 课程 | 第19-20页 |
3 地方课程 | 第20-21页 |
(二) 三级课程的关系 | 第21页 |
(三) 地方课程的基本特征 | 第21-24页 |
1 地域性特征 | 第21-22页 |
2 民族性特征 | 第22-23页 |
3 人文性特征 | 第23页 |
4 针对性特征 | 第23页 |
5 现实性特征 | 第23-24页 |
(四) 地方课程研究的新趋势 | 第24-30页 |
1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地方课程理论相结合 | 第24-26页 |
2 地方课程资源理论的研究 | 第26-30页 |
二、 国内外地方课程的实施状况及其启示 | 第30-37页 |
(一) 国内部分省份及台湾地区地方课程的设置情况 | 第30-34页 |
1 浙江、山东等省地方课程设置情况 | 第30-31页 |
2 台湾地区的多元文化课程及其实施 | 第31-34页 |
(二) 国外地方课程的实施及其启示 | 第34-37页 |
1 美国的地方课程实施 | 第34-35页 |
2 日本中小学的综合实施活动 | 第35-37页 |
三、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课程现状 | 第37-42页 |
(一) 内蒙古现有地方课程设置情况 | 第39-41页 |
1 设置状况 | 第39-40页 |
2 存在的问题 | 第40-41页 |
(二) 内蒙古现有地方课程教材情况 | 第41-42页 |
四、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措施 | 第42-51页 |
(一) 内蒙古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原则 | 第42-43页 |
1 目标导向性原则 | 第42页 |
2 民族性原则 | 第42页 |
3 协调性原则 | 第42-43页 |
(二) 内蒙古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措施 | 第43-51页 |
1 明确地方课程管理主体的职责 | 第43页 |
2 完善地方课程的课程目标体系 | 第43-44页 |
3 充分挖掘和利用内蒙古的地方课程资源 | 第44-46页 |
4 培训地方课程开发的师资 | 第46-48页 |
5 进一步加强内蒙古地方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 | 第48页 |
6 内蒙古地方课程实施方面的措施 | 第48-50页 |
7 逐步建立完善地方课程评价机制 | 第50-51页 |
五、 总结与展望 | 第51-54页 |
注释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附录 | 第62-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