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情境教学课堂操作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导言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概述 | 第10-22页 |
一、 情境教学的内涵界说 | 第10-15页 |
(一) 情境 | 第10-11页 |
(二) 情境教学 | 第11-15页 |
二、 情境教学借鉴的理论依据 | 第15-20页 |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5-19页 |
(二)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第19-20页 |
三、 基于情境的教学研究分述 | 第20-22页 |
(一) 国外 | 第20-21页 |
(二) 国内 | 第21-22页 |
第二部分 分析 | 第22-37页 |
一、 中小学实施情境教学的成因探析 | 第22-25页 |
(一) 中小学学科教学特点 | 第22页 |
(二)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第22-23页 |
(三) 个体学习的内在要求 | 第23-25页 |
二、 中小学实施情境教学的价值意义 | 第25-31页 |
(一) 育人价值 | 第26-27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27-31页 |
三、 中小学实施情境教学的操作特征 | 第31-37页 |
(一) 提供丰富、有意义的情境 | 第31-32页 |
(二) 营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 第32-36页 |
(三) 体现教师的“支架”作用 | 第36-37页 |
第三部分 操作 | 第37-54页 |
一、 创设情境化教学活动 | 第37-47页 |
(一) 立足学科,关注其独特价值 | 第37-38页 |
(二) 着眼教材,创设其特定情境 | 第38-47页 |
二、 建立情境化人际关系 | 第47-50页 |
(一) 师生关系 | 第47-50页 |
(二) 生生关系 | 第50页 |
三、 构建情境化教学评价 | 第50-54页 |
(一) “三个转变”的思路 | 第51页 |
(二) 立体化评价方法 | 第51-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后记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