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1-13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3页 |
二、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 定性研究 | 第14-15页 |
(二) 定量研究 | 第15页 |
二、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框架 | 第16-39页 |
第一节 商业模式文献综述 | 第16-32页 |
一、商业模式的概念 | 第16-23页 |
(一) 商业模式的定义 | 第16-21页 |
(二) 商业模式的组成要素 | 第21-23页 |
二、商业模式的分类 | 第23-25页 |
(一) 逻辑推理法 | 第23-24页 |
(二) 案例归纳法 | 第24-25页 |
三、商业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第25-27页 |
四、商业模式创新 | 第27-31页 |
(一) 商业模式创新动力 | 第27-28页 |
(二) 商业模式创新途径 | 第28-29页 |
(三) 商业模式创新实施 | 第29-31页 |
五、零售业商业模式研究文献述评 | 第31-32页 |
第二节 理论框架构建 | 第32-39页 |
一、顾客价值视角的商业模式架构 | 第32-37页 |
(一) 顾客价值的含义 | 第32-34页 |
(二) 顾客价值视角的商业模式架构 | 第34-37页 |
二、商业模式分类指标体系 | 第37-39页 |
第三章 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 | 第39-49页 |
第一节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39-41页 |
一、样本选取 | 第39-40页 |
(一) 零售业的界定 | 第39-40页 |
(二) 研究样本的选取 | 第40页 |
二、数据来源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变量定义及说明 | 第41-49页 |
一、商业模式变量 | 第41-46页 |
(一) 顾客细分 | 第41-42页 |
(二) 市场范围 | 第42页 |
(三) 经营模式 | 第42-43页 |
(四) 顾客接触方式 | 第43页 |
(五) 盈利方式 | 第43-46页 |
二、绩效变量 | 第46-49页 |
(一) 盈利能力指标 | 第47页 |
(二) 成长潜力指标 | 第47-48页 |
(三) 运营效率指标 | 第48页 |
(四) 每股指标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商业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零售业上市公司实证 | 第49-56页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49-50页 |
第二节 数据分析 | 第50-54页 |
一、商业模式对零售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 第51页 |
二、商业模式对零售企业成长潜力的影响 | 第51-52页 |
三、商业模式对零售企业运营效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四、商业模式对每股指标的影响 | 第53-54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各类零售企业商业模式的综合得分和评价 | 第56-65页 |
第一节 零售企业商业模式综合得分 | 第56-63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56-57页 |
(一) 主成分分析法 | 第56页 |
(二) 主成分分析法与因子分析法的区别 | 第56-57页 |
二、14类商业模式综合得分 | 第57-62页 |
(一) 相关分析 | 第57-58页 |
(二) 提取主成分 | 第58-59页 |
(三) 计算综合得分 | 第59-62页 |
三、其它24类商业模式综合得分 | 第62-63页 |
第二节 对两大类商业模式的评价 | 第63-64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5-72页 |
第一节 主要的研究结论及讨论 | 第65-70页 |
一、零售业上市公司商业模式分类 | 第65-66页 |
二、商业模式对零售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 第66-68页 |
三、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建议及措施 | 第68-70页 |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未来的展望 | 第70-72页 |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70-71页 |
二、本文的不足及未来的期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附录A 沪深股市上市的零售企业公司名单 | 第78-80页 |
附录B 相关数据处理过程 | 第80-85页 |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