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初级视觉皮层时空频率的响应特性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图和附表清单 | 第9-10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 2 实验设计及信号采集 | 第16-26页 |
| ·信号采集实验平台 | 第16-17页 |
| ·手术方案 | 第17-19页 |
| ·视觉刺激实验 | 第19-22页 |
| ·时空频率 | 第19-20页 |
| ·空间频率刺激实验 | 第20页 |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20-22页 |
| ·Spike和LFP信号 | 第22-25页 |
| ·Spike信号的特点及常用分析方法 | 第22-24页 |
| ·LFP信号的特点及常用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 ·小结 | 第25-26页 |
| 3 基于Spike的初级视皮层时空频率响应特性 | 第26-39页 |
| ·Spike的检测与分类 | 第26-29页 |
| ·Spike的检测 | 第26-27页 |
| ·Spike的分类 | 第27-29页 |
| ·基于Spike发放率的空间频率响应特性分析 | 第29-31页 |
| ·基于Spike发放率的时空频率响应特性分析 | 第31-38页 |
| ·发放率动态分析 | 第31-33页 |
| ·发放率概率分布 | 第33-36页 |
| ·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6-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4 基于LFP的初级视皮层时空频率响应特性 | 第39-52页 |
| ·局部场电位的预处理及时频分析 | 第39-42页 |
| ·局部场电位的预处理 | 第39-40页 |
| ·局部场电位的时频分析 | 第40-42页 |
| ·基于LFP小波包熵的空间频率响应特性分析 | 第42-45页 |
| ·LFP小波包熵的求取 | 第42-43页 |
| ·采用LFP小波包熵分析空间频率响应特性 | 第43-45页 |
| ·基于LFP小波包熵的时空频率响应特性分析 | 第45-49页 |
| ·局部场电位小波包熵概率分布 | 第45-48页 |
| ·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8-49页 |
| ·最佳刺激空间频率的确定 | 第49-51页 |
| ·小结 | 第51-52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2-55页 |
| ·总结 | 第52-53页 |
| ·展望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