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大肠杆菌分泌表达重组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8-13页 |
| ·I型分泌表达机制 | 第9页 |
| ·II型分泌系统 | 第9-13页 |
| ·跨胞质膜的转运 | 第10-11页 |
| ·SecB依赖型 | 第10-11页 |
| ·SRP途径 | 第11页 |
| ·TAT途径 | 第11页 |
| ·胞外分泌 | 第11-12页 |
| ·重组蛋白的转膜 | 第12-13页 |
| 2枯草芽孢杆菌115 Eng在大肠杆菌周质的高表达 | 第13-2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3-19页 |
| ·材料 | 第13-16页 |
| ·菌株、试剂及耗材 | 第13页 |
| ·培养基 | 第13页 |
| ·引物 | 第13页 |
| ·溶液和配制 | 第13-16页 |
| ·设备仪器 | 第16页 |
| ·方法与技术 | 第16-19页 |
| ·Eng酶的扩增与载体构建 | 第16-18页 |
| ·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 | 第18页 |
| ·Eng酶活性检测 | 第18页 |
| ·Eng酶活性检测 | 第18-1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9-21页 |
| ·PCR扩增获得目的片段 | 第19页 |
| ·pET 32b-Eng载体的构建 | 第19-20页 |
| ·蛋白诱导表达分析 | 第20页 |
| ·酶活性分析 | 第20-21页 |
| ·讨论 | 第21-22页 |
| 3 Eng酶分泌表达机制研究 | 第22-3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 ·实验材料 | 第23-25页 |
| ·菌株 | 第23页 |
| ·培养基 | 第23页 |
|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 ·溶液配制 | 第23-24页 |
| ·仪器设备 | 第24-25页 |
|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 ·胞浆Pull-down | 第25页 |
| ·转化突变体E.coli MC4100(DE3)和其缺陷B1LKO(DE3)(△tatC) | 第25-2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6-28页 |
| ·Eng信号肽信息学分析 | 第26-27页 |
| ·SecB蛋白与前体Eng的结合 | 第27页 |
| ·TAT野生型与突变体(TatC)表达变化差异分析 | 第27-28页 |
| ·讨论 | 第28-30页 |
| 4 Eng酶信号肽引导碱性蛋白酶基因的表达 | 第30-4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7页 |
| ·材料 | 第31-34页 |
| ·菌株、试剂及耗材 | 第31页 |
| ·培养基 | 第31页 |
| ·引物 | 第31页 |
| ·溶液和配制 | 第31-33页 |
| ·设备仪器 | 第33-34页 |
| ·方法与技术 | 第34-37页 |
| ·Eng酶信号肽和Sap的扩增与载体构建 | 第34-35页 |
| ·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 | 第35页 |
| ·周质与胞内重组蛋白提取 | 第35-36页 |
| ·Western-blot检测蛋白酶的表达 | 第36页 |
| ·蛋白酶活性检测 | 第36-3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7-38页 |
| ·带有Eng信号肽的蛋白酶(Sap)的诱导表达 | 第37页 |
| ·重组碱性蛋白酶(Sap)的活性检测 | 第37-38页 |
| ·讨论 | 第38-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 个人简介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