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2页 |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20页 |
·极端降水事件的研究 | 第11-15页 |
·流域洪水过程的研究 | 第15-17页 |
·流域洪水过程对极端降水事件的响应研究 | 第17-19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2 极端降水事件和流域水文过程的描述 | 第22-39页 |
·极端降水事件描述方法及指标 | 第22-29页 |
·极端降水事件的定义 | 第22-24页 |
·极端降水事件的筛选指标分析 | 第24-25页 |
·降水的分级研究 | 第25-26页 |
·降水的概率分布 | 第26-29页 |
·流域洪水过程的模拟 | 第29-35页 |
·模型的结构 | 第29-31页 |
·模型的参数 | 第31-32页 |
·参数的率定和优选 | 第32-34页 |
·模型的评价方法 | 第34-35页 |
·洪水事件的定义及分级 | 第35-39页 |
·洪水事件的定义 | 第35页 |
·极端洪水事件的定义 | 第35-36页 |
·洪水事件分级 | 第36-39页 |
3 流域洪水过程对极端降水的响应分析 | 第39-47页 |
·现阶段洪水过程对极端降水的响应分析 | 第39-42页 |
·前期降水量对洪水过程的影响 | 第40页 |
·次连续最大降水量、降水历时和雨强对洪水过程的影响 | 第40-41页 |
·不同级别降水的比例对洪水过程的影响 | 第41-42页 |
·短时连续降水量对洪水过程的影响 | 第42页 |
·未来极端降水的模拟与洪水过程的描述 | 第42-45页 |
·天气发生器 | 第42-43页 |
·次极端降水的模拟 | 第43-45页 |
·洪水过程对极端降水响应的描述 | 第45-47页 |
·极端降水事件响应指标的分析 | 第45-46页 |
·未来洪水过程的评估 | 第46-47页 |
4 实例应用 | 第47-78页 |
·栾川站极端降水事件的选取和分析 | 第47-56页 |
·流域概况及基本资料 | 第47-48页 |
·极端降水事件的选取 | 第48-55页 |
·降水事件的分级 | 第55-56页 |
·栾川站洪水过程模拟 | 第56-61页 |
·模型参数的率定 | 第56-57页 |
·模型的评定结果 | 第57-61页 |
·栾川站洪水过程对极端降水事件的响应分析 | 第61-66页 |
·洪水事件的分级 | 第61页 |
·响应分析 | 第61-66页 |
·未来极端降水和洪水过程的模拟和预测 | 第66-78页 |
·未来极端降水的模拟 | 第67-74页 |
·未来洪水过程的模拟 | 第74-75页 |
·未来洪水过程的对极端降水的响应分析 | 第75-7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8-81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新见解 | 第79页 |
·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